語言治療師教你『說』出一嘴好健康、『吃』的安全開心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與障礙中心推動語言吞嚥復健
語言治療師教你『說』出一嘴好健康、『吃』的安全開心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與障礙中心推動語言吞嚥復健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1213 18:07:09)巴金森症是除了阿茲海默症之外最普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大約有3-4萬人罹患此病,而巴金森症最主要的影響在運動障礙方面,運動障礙包括說話、吞嚥和肢體活動等與肌肉相關的動作,許多年長的巴金森症病友常見的吞嚥困難,就是屬於巴金森症影響與吞嚥相關肌肉運動與感覺功能,所產生的症狀。
日前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就邀請了知名語言治療師王雪珮,來進行吞嚥與說話運動的推廣教育講座,說明吞嚥運動過程與巴金森症病友經常遇到的吞嚥障礙,介紹如何強化吞嚥相關肌群與介紹『呷百二吞嚥健康操』來減少吞嚥障礙的發生。
王雪珮現職是台大醫院復健部吞嚥研究的醫事人員,主要專長領域是成人吞嚥與溝通障礙復健,語言治療師王雪珮提到:『研究調查顯示,65歲以上有吞嚥困難的比例是12.8%,大概每10個長輩就有一位,而如果是巴金森症病友則高達84%有吞嚥困難,因此我投入巴金森症的語言復健領域,希望能推廣早期治療與預防治療的概念』。
講座內容主要從『吞嚥與說話』兩大目標切入,吞嚥困難的風險來自於患者可能因為食物或液體誤入肺部導致併發肺炎的風險。語言治療師王雪珮也提醒:『如果您的家人或是照顧的病患常有喉部水聲或是進食愈來愈慢、常常有東西卡在喉嚨中,這有可能就是吞嚥困難,要記得盡快尋求幫助。吞嚥看似簡單的動作,但卻需要啟動多種的動作,光一個吞的動作就牽涉十多條肌肉與六對腦神經,並且共分為四個期如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與食道期,因此吞嚥的肌肉障礙的訓練需要涵蓋吞嚥四個期的訓練。』
推動患者衛教訓練,呷百二吞嚥健康操,從吞嚥肌群運動到發聲練習著手
語言治療師王雪珮也現場邀請來賓一同練習『呷百二吞嚥健康操』,而在實作的同時,她也指出:『練聲音,就是要把最後一道呼吸道保護防線練好,透過聲帶鍛鍊,加強老人家聲帶閉合能力,減緩與預防吞嚥困難的發生。同時建議長者經評估後,若還能自我進食,可透過吞嚥相關復健提升功能,而非使用鼻胃管進食,以免讓長者的吞嚥功能退步。』最後語言治療師王雪珮更提醒與會者,臨床方面,巴金森症病友一但病程進入中晚期,常見吞嚥易嗆咳或容易發生吞嚥障礙等狀況,因此愈早開始進行運動愈能提早預防吞嚥困難的發生或是置放鼻胃管。另外當平日進食一周發生3次吞嚥問題,例如喝水嗆到、進食、吃藥嗆咳等,則盡快至復健科門診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完整吞嚥臨床評估,延緩或預防日後被放置鼻胃管的機會。』
補充資料說明:
呷百二吞嚥健康操
口訣內容
國語版
一. 頭頸部放鬆 [動動筋骨好放鬆]
雙手抱頭看肚子,左右搖擺好輕鬆。
雙肩提起再放下,前一圈完後一圈。
雙手交叉想登天,不如打個大哈欠。
二. 吞嚥肌肉運動 [吞嚥保健唇舌喉]
一早起床笑咪咪,嘴巴嘟嘟親五下。
舌頭伸長推到底,左右移動好自在。
青蛙鼓起變氣球,大口嚼嚼用力吞。
三. 聲音機能運動 [嗓音保健Do Re Mi]
年年益壽發長一,體壯如牛哞高音。
身輕如燕降低音,天天開心Do Re Mi。
國語影片連結網址:https://reurl.cc/alEb1G
台語版
一. 頭頸部放鬆 [動動筋骨好放鬆]
雙手抱頭看肚子,脖子左右放輕鬆。
雙肩提起再放下,轉前面再轉後面。
雙手握著舉高高,大聲哈欠沒煩惱。
二. 吞嚥肌肉運動 [吞嚥保健唇舌喉]
透早起床笑咪咪,嘴唇尖尖親五下
舌頭伸長推到底,舌頭轉轉很有力
臉頰鼓起變氣球,大口嚼嚼用力吞
三. 聲音機能運動 [嗓音保健Do Re Mi]
身體健康呷百二,煩惱病痛攏總無
這樣你說好不好? 每天快樂Do Re Mi
台語影片連結網址:https://reurl.cc/9z0A18
巴金森寶典APP貼心提醒病友衛教保健
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年長者平均每100人就有一人罹患巴金森症,很多長者都遇到類似的問題,為此,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與障礙中心也開發了一款APP,減少病友服藥困擾,並提供許多實用的功能,歡迎民眾下載利用。
APP IOS系統下載網址:https://reurl.cc/K6EzMR
APP Android系統下載:https://reurl.cc/k59bXq
更多巴金森症醫療資訊,請見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http://www.pdcenterntuh.org.tw/
訊息來源:維思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6617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