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年年上升,已經超過大家耳熟能詳的子宮頸癌,變成婦科生殖道癌的第一名,也是女性癌症的第七名。而增加的原因,其實跟「脂肪」,還有「塑化劑」是很有關係的。
子宮內膜癌是什麼癌症?
「子宮內膜癌」聽起來很陌生,但其實它跟「月經」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所以有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在非月經期間有出血,同時會有經痛的感覺。
會有月經,是因為子宮內膜受到荷爾蒙的刺激而增生,準備讓受精卵著床,如果沒有著床的需求,內膜就會剝落、形成月經;而如果這層內膜變成癌細胞,就會是「子宮內膜癌」。
之所以會變成癌細胞,多半是因為細胞「不正常增生」,因為正常的細胞在新陳代謝的時候,會需要不斷複製DNA才能製造新細胞,但偶爾會有出錯的時候,通常身體也可以自行把出錯的細胞代謝掉;但如果常常需要複製細胞,複製太多,身體來不及把出錯的細胞處理掉,就可能演變成癌細胞。
而子宮內膜癌的產生,其實就跟子宮內膜這種不斷增生的狀態有關,也跟刺激內膜增生的荷爾蒙有關,所以如果子宮內膜長期處在增生狀態下都沒有休息(例如懷孕時,內膜不會增生),或是荷爾蒙受到影響,就很有可能形成子宮內膜癌。
得到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
- 早於12歲有初經
- 超過55歲才停經
- 沒有生育過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
- 長出會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
- 正在接受女性荷爾蒙藥物治療(例如癌症患者、停經的人)
- 過重或肥胖
- 糖尿病患者
脂肪為什麼是危險因子?
脂肪會增加動情激素的儲存,也會讓雌激素的合成變多,因為脂肪會幫忙把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在正常的情況下,脂肪分泌的雌激素是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的因子,但如果過胖,這些額外的雌激素就會過多,反而變成身體的負擔。
根據台灣婦癌醫學會資料顯示,肥胖的人的確更容易得到子宮內膜癌,而即使不肥胖,如果體脂肪過高,也是高風險群。不過近期也慢慢發現,很多得到子宮內膜癌的人並不肥胖,也沒有荷爾蒙的疾病,流行病學也開始懷疑可能是「塑化劑」造成。
塑化劑也是危險因子?
其實我們一般說的「塑化劑」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具有環境荷爾蒙的特性,會干擾人類的內分泌系統,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它歸類為第2B級人類致癌因子;透過呼吸、飲食、皮膚接觸塑化劑超過每人每日耐受量,可能造成性器官的疾病,例如不孕、性功能障礙,甚至是癌症。
而塑化劑是無所不在,除了常見的塑膠製品之外,連健康食品中都可能有,存在膠囊、塑型劑中。而塑化劑又是脂溶性的,如果拿這些塑膠製品來裝食物,特別容易吃下數不清的塑化劑。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洪志興說,其實塑化劑在體內代謝的速度非常快,應該是不至於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但現在的問題是,「每天都接觸到太多塑化劑了」,身體根本來不及代謝,結果就變成一大災難。
2011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環衛研究組研究員王淑麗,就追蹤了200對母子檔,從懷孕時開始監測,結果發現追蹤2~3歲、5~6歲時,孩子尿中DEHP的濃度,是德國同齡兒童的2~3倍;後續追蹤到8~9歲,濃度還是有美國同齡兒童的1.5~4倍。
雖然現在沒有大量的研究證據,證明塑化劑會造成多少的子宮內膜癌風險,但還是屬於「絕對有關係」的狀態,所以還是建議「不要使用任何有塑化劑的產品」,因為不太可能完全避開,但是只要有這個意識,盡可能少用,其實也是一種「防癌措施」。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不只IKEA杯子塑化劑超標 健康食品也含塑化劑,該如何自保?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