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醫打造原始生態醫澤園 陶冶學子醫者心

軍聞社/ 2019.12.08 09:44
國防醫學院有系統的進行螢火蟲飼養員培訓,並深耕社區,提升社區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育的意識與行動。(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張語恬少校負責「國防醫學院螢火蟲復育暨教育」計畫,期盼能有更多人一同加入志工行列。(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國防醫學院鼓勵學生透過醫澤園志工體驗,在身體力行中,學習愛護生命,保護生態,未來於職場中也能尊重生命、視病猶親。(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午休或是假日常可見志工在醫澤園裡穿梭打理環境。(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國防醫學院定期在醫澤園舉辦生態棲地維護研習,增進師生親友及鄰近居民感情,也為環保盡一分心力。(軍聞社記者陳映竹攝)

(軍聞社記者陳映竹專訪)走進國防醫學院的醫澤園,彷彿走進世外小桃源,在都市叢林裡難得一見的原始生態,是國防醫學院師生汲汲營營及志工們悉心照料的結果,午休或是假日常可見志工在腹地裡穿梭打理環境,甚至成立群組彼此線上交流心得,不只凝聚校內師生員的向心,也開放讓親友對國防醫學院有更多認識。

 「我們很堅持在園裡種植、養殖的都是臺灣原生水、陸動植物,為了維護最原始的生態環境,甚至園區內有座水中孤島,我們刻意從98年成立至今完全沒有登島,杜絕人為干擾,主要就是提供鳥類或生物最安全的庇護所。」負責「國防醫學院螢火蟲復育暨教育」計畫的張語恬少校表示,醫澤園的緣起始於前任張德功院長,為了讓國防醫學院師生能有個放鬆身心兼具實踐環境教育的場所而營造,取名醫澤園,希望學員生莫忘醫者父母心,歷經數位院長的用心經營,在民國106年有了喜人的成果,醫澤園內出現了一抹螢光。

 「螢火蟲被稱為環境指標生物,因為牠們一般對於棲息的環境要求很高,除了溫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外,更必須不使用化學藥劑、無光害、人為汙染少,所以當發現醫澤園出現零星螢火蟲時,除了驚喜生態池的維護有成外,也讓我們開啟了復育螢火蟲的想法。」張語恬少校指出,在歷任院長的支持下,他們開始從無到有建立、學習螢火蟲的相關知識、向專家學者請教培育的方法,透過做中學、學中做,研究改進,終於讓第一代螢火蟲產出數百顆蟲卵,接著他們便有系統的進行飼養員培訓,完成培訓課程的志工們可以領取螢火蟲幼蟲回家飼養,透過線上交流、紀錄、追蹤,最後再將飼養成功的螢火蟲成蟲帶回醫澤園野放,目前飼養的臺灣窗螢已進入第4代,飼養的母蟲產卵數超過 2000顆,卵孵化率達8成。

 「在這個計畫當中,除了展現結合與生態環境永續經營的理念之外,更希望學生能夠從推動與參與的過程中,學會悲天憫人的精神運用在醫學服務中,傳承國防醫學院的全人精神。」院長查岱龍指出,志工們的來源大部分來自國防醫學院的師生及校友,不只是維護環境、飼養螢火蟲,也希望在身體力行中,教導學生能愛惜生命,保護生態,未來於職場中也能尊重生命,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並深耕社區,提升社區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育的意識與行動,也希望此成功模式能推展到全國,甚至是全世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