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老了自然會衰弱嗎?

慈善新聞網/ 2019.12.07 00:04

疲倦想睡、行動緩慢、體重減輕、不想出門……老人家愈來愈衰弱,不一定是自然的老化, 早期發現原因並調整生活模式、補充蛋白質、適當運動, 就有機會改善衰弱狀態,延緩失能。

  疲倦想睡、行動緩慢、體重減輕、不想出門......老人家愈來愈衰弱,不一定是自然的老化,早期發現原因並調整生活模式、補充蛋白質、適當運動,就有機會改善衰弱狀態,延緩失能。

  八十二歲有慢性病的李婆婆,日前跌倒骨折,手術後日常生活功能大幅下降,入住養護機構。雖然傷口已癒合,李婆婆仍然感覺疲倦、食欲差、白天嗜睡,下床活動意願降低。家人帶李婆婆來到臺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老人醫學門診檢查,林純聿醫師評估李婆婆是衰弱合併老年憂鬱症,於是便為她整合藥物,提醒家屬注意事項並教導復健運動。

  三方共同努力下,三個月後,李婆婆已能用助行器行走;六個月後,更進步到自己使用單邊四腳柺杖走路,也恢復過往精神。

  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年長者的身心健康照護日益重要。林純聿醫師指出,長輩面臨疾病、親友辭世、摔倒等壓力事件的刺激時,身心狀況與自我照顧能力大不如前的情形時有所聞。「臺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大約有四成為衰弱前期,切勿把衰弱視為老化過程。」林純聿醫師指出,「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也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

我衰弱嗎?簡單自我檢測

  由於衰弱是從身體強健到功能衰退的狀態,經常被誤以為是正常老化過程;實際上,若能早期發現衰弱情形並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狀態、延緩失能。

  林純聿醫師說明,衰弱大致分為前期、中期、末期三階段,七十歲以上的長者,或六十五歲以上體重不明原因減輕百分之五以上,可自我檢測下列五個項目:

1.行走速度緩慢:行走六公尺的時間超過七點五秒。

2.無力:慣用手最大握力,男性小於二十六公斤、女性小於十八公斤。

3.體重減輕:體重較前一年減輕超過四點五公斤。

4.疲憊:過去一週超過三天,做事情感覺費力或無法出門。

5.低活動:男性一週消耗卡數小於三百八十三卡;女性一週小於兩百七十卡。

  以上符合一至兩項,屬衰弱前期,著重調整生活模式、調整飲食,如果沒有腎臟病等疾病,可以補充蛋白質,計算方式為根據體重,每天、每公斤補給一至一點五克蛋白質。定期健檢,並且養成運動習慣,包括練習抬腳、抬臀、站、走等肢體肌力訓練,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

  若五項自我檢測項目超過三項符合,就屬於衰弱,需跨領域醫療團隊介入,前往老人醫學門診進行整體性評估,全面檢視是否有不當用藥,評估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並建立照護計畫。

  以李婆婆為例,林純聿醫師發現她除了原本慢性病的藥物外,尚有止痛藥和兩種助眠藥物,因此為她減少容易造成嗜睡的藥物劑量,提高白天活動意願。李婆婆受傷後,出現憂鬱情緒,則開立抗憂鬱藥物,並教導家屬陪伴她做上肢、下肢訓練,透過漸進性站立、走路練習,補充蛋白質,協助她增加肌耐力。

  「緩慢的散步對延緩衰弱並無實質幫助,人們應積極面對『老』的來臨,在衰弱前先改變生活作息、維持均衡的營養以及好的運動習慣。」林純聿醫師提醒,勿將衰弱視為正常老化過程,透過定期健檢評估身體狀況,才能享有健康的老年生活。

(撰文:廖唯晴,攝影:黃筱哲)【本文由 慈濟月刊 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