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書.影.人》報紙雖死,報人恆在—讀周天瑞《報紙之死》有感

優傳媒/ 2019.11.15 11:04

《報紙之死一一我與美洲中時的創生和消逝》的封面與書封。(圖/作者周天瑞提供)

 

作者/陳清玉

讀完天瑞的《報紙之死》,不由掩卷三嘆,一嘆報紙死得冤枉,二嘆余先生對不住忠臣,三嘆天瑞終於破繭而出,自在翺翔。

 

一九七零年代中,透過大學摯友曼玲,認識了天瑞。天瑞那時還沒當《中國時報》(簡稱《中時》)採訪主任,卻已是新聞界龍頭老大余紀忠先生之愛將,不怒而威,令人敬畏。他與曼玲一見鍾情,很快結成連理,郎才女貌,羨煞衆人。我經常到他們家蹭飯,最愛聼他縱論國事、臧否人物。八零年代初,我雄心大發,計劃出國深造,曼玲擔心南北東西不分的我,如何闖蕩天涯?但還是全力支持,送了一個又大又沉的紅包,至今在我心底留下重量。出國當天,天瑞開車一路相送,機場附近塞車,眼看時間緊迫,天瑞亮出記者證,橫衝兼直闖,及時將我送上飛機,當時的天瑞,是何等意氣風發!

 

孰料不到半年,他被余先生「放逐」海外,受業匹玆堡大學許倬雲先生門下。看了健壯的序我才恍悟,原來這是余先生的「謀略」,每逢政情緊綳,「退卻的卻是報人,犧牲的總是愛將」。事實上,被余先生放逐的何止天瑞,還有健壯、信疆等當年為他衝鋒陷陣、叱吒風雲的一幫子弟兵。余先生資助他們出國深造,表面為他們避禍,實則替自己解圍。至於這些忠臣的前景,就非余先生所能逆料。

 

不久我接到曼玲電話,知她已辭退教職,隨夫遠征。老友異地重逢,自有一番歡喜。天瑞奉命籌備美洲《中時》,四處廣招人才,我内擧不避親,推薦了日後成爲外子的博文,從此與天瑞一家關係更親,對天瑞的了解也愈深。

 

天瑞口才好、點子多、條理明,既有文人的浪漫氣質,兼具實業家的通達幹練,堪稱報人中的異數,與余先生頗爲神似。日後他開疆闢土、披荊斬棘,在不同領域各領風騷,亦歸功於此「文武雙全」的人格特質。然因求好心切,難免給部屬帶來壓力,遭來怨言,有時甚至揹上黑鍋。

 

一九八三年二月開報不久紐約罕見的那場大雪,多數公司都提前下班,紐約客更認定這種天氣不宜出門,但《中時》高層遲遲沒有下令,員工只好排除萬難按點上班。最後雖歡天喜地準時出報、私下仍有人抱怨主管不通人情,矛頭對準的不是社長和總編輯,而是當時身在二綫的天瑞。

 

天瑞是余先生一手調教出來的「黃埔子弟」,出國前即是總編輯第一備選,又全程參與美洲《中時》籌備過程,是想當然的總編輯人選。但老先生別出新招,啓用兩名「雜牌軍」,號稱借鏡其成功與失敗之辦報經驗,輪番做了一回總編輯,惜皆不符老先生期望,開報一年八個月後,始將兵符交與天瑞。

 

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的新聞處理,是天瑞掌舵後面臨的第一個挑戰。他本著「華人觀點,記錄著眼」的理念,跳脫政治,回歸體育,忠實報導兩岸選手的耀眼成果,不僅讓在美華人臉上增光,也震撼許多大陸留學生。在兩岸關係冰封雪雨的年代,「台灣人辦的報紙,大幅報導中國大陸選手的輝煌成績,登在頭版頭條,圖文並茂,比大陸自己的報紙都登得大,登得好看」。美洲《中時》一字不言統戰,卻充分發揮了統戰效應。

 

奧運新聞使美洲《中時》聲望如日中天,余先生對天瑞極爲滿意,書中一段他們師徒「袒裎相見」的白描,讀之令人莞爾。然而好景不長,奧運結束不久,余先生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被政敵圍剿,美洲《中時》博得人心的奧運新聞,瞬間變成「為匪張目」的如山鐵證,這一狀直達天聼,告到了蔣經國那裏!

 

這竟成了天瑞的第一樁「罪狀」。老先生倒是毅然扛下,並寫了一封大義凜然、文情並茂的家書,與天瑞和兒子們共勉。信中那段:「天瑞、啓成、建新,你們都是時代中的優秀青年,你們都有我的愛, 我的信任和期望,希望體念我今日執筆寫信的心情,自己堅強起來,有勇氣的踏上人生奮鬥的道路」,是何等悲壯,直教重情重義的天瑞永生難忘。但老天似乎有意折磨這對師徒,接下來一篇稀鬆平常批評雷根的社論,被無限上綱至「影響中(台)美關係與對台軍售」的高度,余先生緊張了,他說自己「辯無可辯」,天瑞則「百口莫辯」。

 

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江南案發生,天瑞再度陷入兩難,他左思右慮,依然本著報人的良知與直覺,大幅報導和案件有關的新聞及評論,卻被視作與蔣家作對、使蔣經國難堪,成爲壓倒美洲《中時》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開辦兩年兩個月零十一天的美洲《中時》,走上滅絕之路,上任六個月零十一天的末代總編天瑞,無可避免做了關報的代罪羔羊。

 

然而這真的只是單純的政治封殺?

 

天瑞大量引用一手資料,以史家之筆,還原美洲《中時》的起滅歷程,從新聞人的銳利視角,分析關報的緣由背景。全書共分二十章,環環相扣,配上引人入勝的標題,猶如一本揭發歷史奇案的章回小説,只是小説家也編不出的動人細節,貫穿全書,力透紙背,讓人無限低迴。

 

當年忝為美洲《中時》的員工眷屬,我們都被突如其來的關報嚇到了。儘管余先生的斷腕之說振振有詞,大家還是懷疑另有内情。天瑞的書證實臆測並非謠言,讓人扼腕的是,關報明明是可以避免的。只消余先生多堅持兩個月,只要余公子對報紙有天瑞一半的熱忱,美洲《中時》就不會停刊。更大膽地假設,余先生投注半生心血的《中時》報業王朝,也不至於在他大去六載、美洲《中時》結束二十四個春秋之後,落到易手旺旺集團的悲涼下場。

 

天瑞一路走來的心情,我和外子都懂,但直到讀畢此書,才真正了解他當年的傷痛有多深。天瑞之痛,不只因爲報紙的隕落,更多來自余先生的「誤解」與「嫁禍」。這點不得不歸因余先生的性格和用人之道。衆所周知,余先生是極愛才的,但凡有名號之人,他都千方百計納入囊中。收編之後雙方蜜月期能維持多久,則一半取決余先生的心境。余先生對待人才的模式,天瑞書裏好有一比:「吃碗内看碗外,時常四處搜尋美食,不大重視相融與搭配,時日一久,矛盾橫生,若非人才往外走,就是人才不敢來」。余先生愛才而不惜才,喜新「凍」舊,不甘被冷藏之士,自然求去,留下的多是像天瑞一樣忠心耿耿的子弟兵。

 

但余先生又是怎樣對待子弟兵的?誠如天瑞所言,余先生面對外人,往往欺負自己人。或許余先生太把天瑞當自己人了,才讓天瑞替他揹起關報的天大黑鍋。

 

爲什麽包括天瑞、信疆在内的這些子弟兵,對一個反覆無常的主子如此忠心?我私下琢磨,原因之一,他們都是甫出校門即進入《中時》的熱血青年,《中時》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如同人生中的許多第一次,特別情牽難捨;其二,七零年代人心單純,師徒關係儼如父子,即使偶有牢騷,大抵以父意為遵,不忍悖逆。其三,《中時》自由開明的作風,為戒嚴時期的台灣報業注入清流,是每個新聞工作者的夢想職場,有幸跟隨過余先生的人,即使離開〈中時〉,也以曾為中時人為榮。然而最關鍵的一點,還是余先生的個人魅力。

 

這點我深有體會。

 

一九八三年秋,外子因不滿編輯部的嘈雜與散漫,提出在家工作,一周到班兩次的請願。我為此心煩不已打電話跟天瑞訴苦,天瑞在電話中安慰我說,他會向余先生反映,並替外子爭取不減薪禮遇。某日我滿懷心事走回家,一開門,赫然發現余先生端坐廳中,與外子及當時的總編正談得熱鬧。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余先生,他衣裝革履、風度翩翩、神色自若、滔滔不絕,完全無視腳下橫七竪八的書報雜物。我滿臉羞紅,趕緊張羅茶水,卻被老先生叫住,他說肚子有些餓了,問我有沒有現成的吃食,我搜尋半天,只找到一根香蕉,老先生吃完香蕉,繼續大談辦報的理想和願景,我深受感動,脫口而出:「博文常說士為知己者用,今天看到余先生,覺得確實有道理」。老先生聼了並不言語,我正悔孟浪,未料老先生臨走倚在門口,忽然轉過身子,以充滿慈愛的語氣說:「博文啊:好好把家安了吧,我會送你一筆安家費」。

 

原來余先生聽説外子倦勤怠工,特來安撫。外子雖有文名,當年在美洲《中時》並非核心高幹,余先生親自登門禮賢下士,怎不令人動容。不久余先生派人送來爲數不少的賀禮,天瑞亦幫外子爭得殊遇,師徒倆都信守諾言,展現恢宏的氣度與魅力。

 

美洲《中時》停刊後,余公子曾邀約外子加盟台北《中時》陣營。外子婉拒他的好意,謹守「客卿」分寸,始終與余家父子保持遠距離的美好關係。選擇留在紐約的同仁,一部分與外子去了傅朝樞先生辦的《中報》,傅先生雖有些左傾,在外子任職總編輯五年期間,尚能保持公正,讓《中報》繼美洲《中時》之後,成爲百家爭鳴的言論重地。但六四槍聲一響,傅先生彷彿吃錯了藥,不顧外子和編輯部同仁的反對,堅持刊登他親筆寫的支持中共當局的社論,外子憤而率眾辭職,我二話不説全力支持。當晚他醉醺醺地回到家,看到滿屋聞風而來慰問的老友,激動得語無倫次。兩個月後《中報》關門,工廠工人極不諒解,當眾對外子大吼大叫。當時他的心情,恐怕只有天瑞最理解。

 

余先生再度收容失業的老幹部,外子駐守紐約,供給特稿和社論,回台述職的員工,泰半被迫與家小分離。聚少離多的後果,導致不少家庭破碎。余先生不「殺」忠臣,忠臣卻因他受害受累!

 

《報紙之死》是天瑞生命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裏除了他與美洲《中時》淚汗交織的緊密關係,還有和余先生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報紙關門後,天瑞放開腳步,游走江湖,辦過雜誌、報紙,主持過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每個世代變遷的環節上,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與余先生的心結,也早在老先生大去前完全冰釋。三十一年亦師亦父之緣,可謂余先生的運氣、天瑞的福氣。

 

經過三十四年的沉澱,天瑞終能以超然的立場,將這段傷心往事和盤托出。可以想見,下筆之初,他的心情是多麽沉重,完稿之後,又是何等暢快。只可惜書出之日,外子已然辭世,無緣拜讀老友的精闢巨著;余先生亦故去多年,領受不到弟子的孺慕之思。足堪告慰的是,淡出媒體多年的天瑞,不久前重出江湖,創辦《優傳媒》,進攻網路媒體,延續老派媒體人之信念與志業。

 

報紙雖逐漸凋零,老報人精魂恆在。加油啊天瑞,天上人間都有不少人等著為你喝彩!

(2019年11月11日 寫於紐約)

 

作者簡介

陳清玉是安徽省懷寧縣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新聞組畢業,為紐約聖若望大學圖書館學碩士。曾擔任前中華日報副刊編輯,現為紐約皇后圖書館編目館員。

 

熱門關鍵字:

焦點內容 藝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