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台北報導
外資商仲高力國際6日公布最新調查數據,台灣的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營業額,從2017年至2018年,連續2年的成長率低於2%,顯示百貨公司和商場,可能因為電商崛起,進入了低速成長的階段。
根據高力國際公布數據,國內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的營業額,2000年時只有1522億元,每年都呈現正成長,2014年突破3千億大關,來到3061億元,2018年更是達到3401億元,但是若從成長率來看,近5年卻是大幅下滑,2017年低到只有0.4%,2018年稍微回升,但也只有1.6%,連續兩年都低於2%以下,是近20年來首見,相較於2002年的11.8%和2004年的12.5%,差距極大。
歷年百貨公司營業額及成長率。圖片高力國際提供
高力國際調研部董事梁儀盈表示,台灣的百貨商場,大約從1980年開始興起,當時成功讓民眾消費習慣,從傳統街邊店,轉變為「一站式」便可滿足購屋需求的百貨商場。從2000年至2018年,百貨公司的成長率,除2006年、2008年因為景氣不佳、金融海嘯等因素,罕見出現負成長,以及2003年因為SARS爆發,導致低於2%外,在2016年以前,成長率至少都有3%以上,但2017、2018年卻連續兩年出現不到2%的成長率。
梁儀盈分析,即使2018年台灣的百貨商場營業額超過3400億元,占綜合零售業比重達27%,不過,但是成長率卻連續兩年不到2%,顯示百貨商場可能已經進入「低速成長」的階段。原因和近幾年電商興起,導致消費風潮再度轉變有關。
梁儀盈表示,台灣的電商年營業額,在2011年時僅有1099億元,但到了2018年,已經來到1894億元,年平均成長率高達8%,顯示相較傳統購物機能,目前餐飲、生活風格消費、體驗展示、Outlet Park等市場都有明顯成長,零售商業正在進行第二次大規模轉變。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資料,2018年台灣平均家戶所得約為103.6萬,和2017年相比成長1.7%,但是2018年平均家戶消費支出僅81.1萬元,和2017年相比衰退了0.04%。梁儀盈表示,這應該也和近年經濟成長趨緩,影響家戶所得及消費意願,以及消費型態改變有關,尤其是電商崛起,讓零售業再次進行大規模的消費習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