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是否將自己列入不分區立委第一名,近來引發黨內爭議。(圖:翻攝自吳敦義臉書)
優傳媒記者陳重生/新聞分析
媒體人出身、口才便給的吳敦義,從政後打過大大小小選戰,歷任黨政要職,無論是地方或中央,民代和行政經驗俱豐,行政院長和副總統都當過了,官職拼圖中就是少了總統和立法院長這兩塊。今年年初,眼看參選總統無望,轉而協調和主持黨內初選後,期待未來有機會出任國會龍頭,似也是合理的期待。
但對於在野近四年,一路被蔡政府「轉型正義」和「清查黨產」搞得雞飛狗跳,不時陷入「缺糧斷炊」危機的百年老店國民黨來說,年初未能挾去年1124地方選舉勝選餘威,一鼓作氣在2020重返中央執政,反而為了總統初選頻臨分裂,韓郭之爭雙方「不歡而散」,各自的鐵粉在網路對峙依舊,卻未見黨中央積極化解,早已讓藍軍支持者看不下去。
如今,好不容易在韓國瑜請假參選總統後,逐漸取回議題話語權和網路聲量,至少沒有繼續被總統蔡英文狠甩在後。身為藍軍統帥,當韓國瑜正在前線與敵軍對陣,盼能再接再厲,趁勢逆轉選情之際,後方卻頻頻提早為了選後的「位子」吵翻天,著實令人瞠目結舌!
誠所謂「攘外必先安內」,雖說原本不分區立委名單擺不平,每逢選前不分朝野都是常有之事,但今年的大不同在於國民黨主席「公親變事主」,協調者成了不少藍營和支持者眼中的「自肥」者,徒令整個黨重新陷入擾攘不休。
事實上,一旦明年韓國瑜總統寶座沒有攻下,連立委選情也恐開高走低,身為黨主席的吳敦義想必也是許多人,尤其是韓粉究責的「頭號戰犯」。明年1月11日開票完當天晚上,吳敦義也只有辭去黨主席職務一途。那麼,就算他能以不分區立委之姿在國民黨敗選後「茍存於政壇」,也正如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天所言,一介「陽春立委」又能有何施展空間?
此因屆時泛藍在立法院席次不理想,即便三黨不過半,少了行政資源得以運用的國民黨,連黨團運作和整體戰力也都綁手綁腳,又有何能耐合縱連橫,全力搶下立法院長寶座?而吳敦義充其量也不過就只是總席次的一百一十三分之一罷了!
面對質疑聲此起彼落,吳敦義也不忘為自己提出辯解說,過去也有黨主席提名自己選總統的前例。但吳敦義沒有說出來的關鍵差別在於,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是身先士卒的「御駕親征」,在總統與立委選舉一併舉行之下,正可帶動整個黨的士氣。反觀不分區安全名單內,「坐享其成」的成分多,捲起袖子領軍征戰的力道少,吳敦義自然難以服眾。
連勝文對於黨內事務向來就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切中要害。近日發言是否意味著他的父親、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同樣對於當前黨中央不思好好全力為黨和韓國瑜輔選,反而抱持失敗主義甚或「劃地為王」同感質疑,目前不得而知。
還有趙少康,這位昔日的「國會金童」、那個年代的泛藍「戰神」,當年率「國民黨連線」出走自立門戶創立新黨,差點就在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中殺出重圍,最終遭陳水扁成功操作棄保效應功虧一簣。近年趙雖淡出政壇,但其在媒體和政治圈,尤其是泛藍陣營的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
幾個月前的總統初選,趙少康是郭台銘帳中主要策士,這次登高一呼,拋出幾位黨主席同列不分區立委末段班,趙本人則自願請纓「斷後」,合力拉抬整個藍軍氣勢。儘管吳敦義並不認同,一句「太神了」四兩撥千斤。但趙少康的大動作,背後有無郭台銘的影子,為選後郭董的復出競逐藍軍新共主,扮演試水溫和留下伏筆的角色,同樣耐人尋味。
另外,可別忘了,同樣當過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半年多以前還有許多人猜想他可能想要回鍋再選總統。後來固然沒有成真,但刻正馬不停蹄進行「傾聽之旅」想要扳回總統選情劣勢的韓國瑜當下也須「尊馬」,而選後黨中央的改組,與連戰、郭台銘都保持一定關係的馬英九,他的態度如何,應也是吳敦義必須了解和掌握的。
看看民進黨人,當年從黨外運動起家,長期練就一身街頭衝撞和議會抗爭的本事,對於選舉的議題操作和戰略及戰術的配合,更往往靈活多變。但更重要的是,綠營領袖從無到有,在野到執政,莫不視歷次選舉為以戰養戰,提供自己操兵和壯大派系的良機,這次敗選,只要不放棄,下次捲土重來就好。在野八年後重新執政,綠軍上上下下,對此應該深有體會。
簡單來說,天下是打下來的,而不是等著轎子上門來,晃啊晃啊抬向權力之路的。國民黨家大業大的榮景早已不復存在,若仍囿於長年的宮廷文化和養尊處優風氣,只能繼續步向衰頹。與其在不分區名單上力排眾議,強調自己在未來新國會裡面如何重要、擔任立法院長當仁不讓,何不無私無我,率領全黨上下,徹底投入輔選總統和立委這兩場攸關國民黨未來命運的關鍵戰役。總統選贏了,什麼都好說。
回顧過往,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民進黨籍的陳水扁入主凱道,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國民黨籍的「王院長」,一度也是躊躇滿志,捨我其誰。怎知,十九年過去後的今天,在民進黨總統蔡英文全面執政下,四年來「王立委」在綠營佔絕對多數的國會裡,又還有多少能耐可以呼風喚雨?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吳敦義此前沒有響應前主席洪秀柱的「勸進」,到艱困選區參選立委,失去為藍軍開闢疆土,捲起造勢風潮的良機在先;眼前又精打細算,徐圖延續未來政治生命於後。一不小心,到頭來黨主席和國會議長兩頭空,也不會叫人意外。篤信命理的吳敦義,要不要再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