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楊泰順看台灣》黨主席應列名不分區第一名

優傳媒/ 2019.11.07 12:41

國民黨吳敦義主席(左一)是否應該入列安全名單引熱議。(圖/記者李英婷攝)

 

作者/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立法委員不分區提名登記在即,國民黨吳敦義主席是否應該入列安全名單,最近引發不少熱議。有的主張吳身為主席,且國民黨若取得立院的過半席次,吳有望成為下屆立院龍頭,故應將吳列為不分區第一名以示尊崇。另有些人認為,黨主席肩負衝斥選票的重責大任,故應列安全名單邊緣的第十五名,展現為選戰成敗負責的決心。至於吳敦義本人,則鬆口表示,他傾向將自己列入第八到第十名間。

 

將吳排在名單第十名以外的理由,除了要吳展現破釜沉舟的決心,另一個用意也是希望吳能展現領袖的氣度,將前十名保留給年輕人或專業人士,以凸顯國民黨對年輕世代的栽培與提升立院專業問政的用心。但這項理由其實過於牽強,目前傳聞爭取不分區的幾位黨內大老,如果都能排除在安全名單之外,黨主席一人掛第一名其實並不會引發打壓年輕世代與專業的聯想。

 

再退一步說,以當今立院的生態,究竟提名沙場老將較適合,還是提名溫和說理的專家較適合,恐怕仍有討論的空間。台灣實施不分區制度已有多年,被提名者的背景與選票間的關聯性,相信早已累積客觀數據可做參考,不應再憑印象式的直覺,對黨內的綜合思考妄加議論。

 

黨主席列入安全名單的反對者,其實沒有跳出舊有的思維模式。在蔡英文執政前,國民黨家大業大,就算在野,黨主席仍然握有龐大資源可以呼風喚雨。那時的黨主席如果還去爭取不分區安全名單,未免讓人覺得占盡便宜。故而,當時的不分區提名可以儘量朝功能性思考,如禮遇議場領袖、化解派系對立、包容專業人士等。且在當時的黨政結構下,黨主席若非擔任總統候選人,也多屬於候選人的代理人,幾乎沒有必要想為自己謀個不分區的立委。

 

但蔡英文政府雷厲風行的清算國民黨黨產後,政治生態已然產生根本上的變化,國民黨只能以更現實的態度因應變局。據悉,由於黨產遭到凍結,國民黨主席每個月必須張羅三千五百萬進帳,以支應組織的經常開銷。在產業不景氣且蔡政府又密集監控的今天,籌募過程肯定充滿許多不足為道的辛酸。這個沿門扥缽工作,吳主席已幹了超過一年,給予不分區第一名感謝他的付出似乎並不為過。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主席是自己主動參選爭取而得,為黨付出自然應該歡喜承受而不應圖謀交換高位。說這話其實過於道德理想,國民黨如果希望永續經營,勢必得將黨的發展與個人的自利誘因結合,否定了吳的機會,將來還有誰敢接手黨主席?再者,今天接受遊說而解囊支助的利益團體,應該有些也是投資吳的政治影響力,如果吳不能以不分區第一名展現他在黨內的高度,出資者意願恐怕也會降低不少。唱高調反對吳列不分區安全名單的人,應該捫心自問自己口說愛黨,在過去一年又曾捐輸多少?黨主席投入總統大選,在台灣向來被認為天經地義;但黨主席列入不分區安全名單,卻反而是阻礙改革,其間差異讓人費解。

 

有人認為黨主席應該排在安全名單邊緣,策勵黨主席帶領全黨衝高選票,但筆者難以苟同。為了顯示尊崇,黨主席若列不分區,便只能列名第一。國民黨若能贏得過半席次(或與小黨結盟而過半),列名不分區而當選的吳主席,將很可能爭取擔任立院院長。果真如此,列名第一將有助於爭取大位的聲勢,也顯示全黨對此一意圖的認可,有助於消弭選舉時的各種耳語雜音。黨如果無法獲得過半席次,列名第一卻只能擔任陽春立委,在各種怪罪與酸言下,肯定也不會好受,辭職為選舉失利負責的可能性應該不低,這樣的結果又與排名邊緣而落選有何差異?換言之,黨主席列名第一,反而可能會更強化他帶頭衝刺的鬥志,因為眼中的院長大位已是垂手可得。

 

本文所探討的,僅是黨主席一人的列名問題,如果是「一群」黨內權貴都想伴隨黨主席列入不分區安全名單,則問題已然質變,必須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作者簡介

楊泰順,1987年獲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政治學博士,師事選擇學派大師Ostrom夫婦,博士論文於1989年被美國政治學會推舉為該年度全美政治思想類最佳博士論文。其後返國於國立政治大學任教。

1994年當選省議員,1998年底因政府推動精省離開政壇,於次年進入文大政治系及政治研究所任教,自此以公共知識份子為職志,在各媒體撰稿介紹正確的民主政治理念。著有《到憲政之路》、《民主與社會》、《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利益團體政治》、《被誤解的國會》、《國會政治解析》等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