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屆亞洲建築新人戰的競賽,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出題,設計主題為《人與自然的共生》,希望探究亞洲各地區固有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歷史。主辦單位認為、建築與都市在過去是人與自然之間種種拉扯所留下的多樣性文化結果;但伴隨著20世紀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人類企圖對於自然採取征服態度的時代,藉由自然破壞以及全球化之名等大肆開發,地域性的固有特質逐漸喪失。因此,在邁向「人與自然共生」主題的21世紀,這個競賽期待亞洲的年輕世代重新反思,提出新的視野與在地獨創性的建築作品,有別於歐美的建築思維。
而東海大學建築系同學吳昰賢是由老師盧澤彥指導,以作品「Aboriginal Space」(原生空間)回應這個時代命題,發揮想像力提出一個有如台灣高山地形豐富變化一般的身體感知空間,以不同高度與斜度的牆面與地板,轉化了台灣島嶼跨尺度的地景風貌,創造出能容納各種身體經驗與使用功能變化、人工與自然並存的Co-working共創工作空間。
該件優秀作品並先在9月底參加亞洲建築新人戰台灣地區代表選拔賽,在台灣各校建築系100多件作品中,以外卡身份獲選唯二的台灣代表參賽權,並由建築系老師王銘顯輔導且親自帶隊,前往日本東京參與11月初舉行的設計交流工作坊與總決賽,全程以英文簡報與回答評審提問,最終吳昰賢以空間設計語言的獨創性,與設計概念對“人與自然共生”命題的適切性,贏得國際評審團的青睞而獲獎。
吳昰賢表示,除了比賽之外,與各國從數百、甚至上千位參賽者中選出來的亞洲各地優秀同伴們互動交流,是非常難得的學習體驗;也感謝建築系師長一路以來的悉心指導與協助,東海建築系高標準要求與札實訓練,讓他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