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2019第三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 吸引24校61隊參賽 青年學子創意無限

中央社/ 2019.10.22 09:32

2019第三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 吸引24校61隊參賽 青年學子創意無限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1022 09:31:44)慈濟基金會、慈濟科技大學共同舉辦的「2019第三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共吸引24校61隊參賽,總獎金超過二十萬元。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發明帶來便利的生活,也可能造成環境破壞,希望能帶動「以環保為前提」的研發風氣。

榮獲冠軍的是南台科技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的「SmartGuide智慧導眼」,亞軍和季軍分別是明志科技大學的「ICE PATCH+」、遠東科技大學的「以回收電鍍塑膠用以製作救災用品」。並有三組佳作,分別是台北教育大學的「Public Water Filter」、明志科技大學的「攜帶式手術房-Front Rescue」、慈濟科技大學的「生命繫生命安全針具」。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表示,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若把發明發揮在好的地方就是「慈悲科技」,期許大家都能造福社會。慈濟慈善志業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表示,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不但以環保為主軸,更結合慈善與醫療,給年輕人追求夢想的舞台。

評審委員分別是工研院技轉中心副主任劉智遠、花蓮縣青年發展中心執行長傅廷暐、花連慈濟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張幸齡。評審建議參賽隊伍,簡報主題盡量簡單、摘要,還要加上時事與相關議題,才能顯現出產品賣點。

前三名具完整創新思維

榮獲第一名的是南台科大與慈濟科大的「SmartGuide智慧導眼」,配備包含智慧眼鏡、智慧手杖、智慧導盒。智慧墨鏡上有安裝鏡頭,能傳送路況至智慧導盒辨識、偵測公車站牌等障礙物、接收紅綠燈號與秒數,再透過藍牙連線至耳機的語音或手杖的震動,來提醒視障者路況,確保視障者走在安全範圍。一旦跌倒,就會透過手機APP告知家屬所在位置。目前已讓30位視障者實際上路測試,獲得肯定。

市售的冰敷袋大小固定,無法因應小傷口的需求。甚至,因為冰敷袋過大,讓未受傷的皮膚跟著凍傷。明志科技大學的「ICE PATCH+」是小型冰敷袋,不但能針對受傷範圍組合成需要的大小,一旦低於攝氏1度,就會變成深藍色,提醒用者溫度過低,不宜冰敷,貼心的設計獲得亞軍肯定。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產生100噸廢棄電鍍塑膠,像是汽車的反光板。若要回收,必須使用氫氧化鈉等強酸強鹼處理外層的金屬,造成環境汙染。若退鍍不乾淨,塑膠還很難再利用。遠東科技大學的「以回收電鍍塑膠用以製作救災用品」,只需使用少量的氫氧化鈉,就能讓塑膠與外層的金屬分離,退鍍過程不到一分鐘,快速又不傷塑膠,能更有效回收再利用,獲得第三名。

佳作題材新穎 多元豐富

獲得佳作的是台北教育大學的「Public Water Filter」是公共水質過濾殺菌器。紫外線殺菌系統可用手動發電,再結合當地木材、小石頭、細沙、葉子,就能組合成濾水裝置,讓水過濾大部分雜質,煮沸後即可飲用,能避免寄生蟲、腹瀉、腹痛等問題。

災難發生時,往往得被帶回急救站才能治療,大幅縮短治療黃金時間。明志科技大學的「攜帶式手術房-Front Rescue」只有手提箱大小,卻能打造無塵、無菌的手術室,不只結合紫外線殺菌功能,上方有雙層濾網能過濾粉塵,避免傷口感染;下方還有安裝吸水海綿和防水隔版,能立即吸收血液、體液。

慈濟科技大學的「生命繫生命安全針具」,參考美工刀平推的設計,將針桶推桿變身成「推拉鍵」,只需用拇指前後推動推拉鍵,就能輕鬆抽藥、注射。一旦注射完畢後,將推拉鍵推至頂端,就能讓套管完全包覆針頭,避免針扎。甚至,還能替換不同粗細的針頭,適用於大小不一的藥瓶。

24校61隊參賽 展演秀創意

「2019第三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以環保理念為出發點,研發作品需符合環保5R其中二項,分別是不用(Refuse)、少用(Reduce)、重複用(Reuse)、修理再利用(Repair)、清淨回收有大用(Recycle)。創新主題再區分為慈善或醫療,慈善部分可針對備災、賑災或改善弱勢、偏鄉的人文關懷,而醫療部分為改善銀髮族日常照護、提升病人安全等。

經過初賽書面審查,「2019第三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僅9校、13隊入圍決賽。每隊分別有10分鐘的展演說明,並接受評審當場提問,以設計理念是否兼顧創新、獨特、實用和市場性,並涵蓋團隊合作、台風穩健與應答完整度為評審標準。有三成參賽隊伍是以救災為研發方向,觀察災難現場,並透過研發作品來改善,爭取急救黃金時間。

與會來賓有慈濟大學副校長顏瑞鴻、主任秘書何昆益、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鍾惠君、醫學研究部副主任馮清榮、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科長黃秀琴、慈濟基金會精實企畫室主任邱國氣、災防組組長呂學正、組員陳彥宏、清華大學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資深協理張益祥、南台科技大學創新創業育成總中心主任張萬榮、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專員李岩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製作人張端容、慈濟科技大學進修推廣部主任牛河山、全人教育中心副教授梁巧燕等。

訊息來源: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62836.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