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酸辣甜鹹 泰國滋味

慈善新聞網/ 2019.10.18 00:03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學生開心就學

  在泰國的每一餐,都離不開酸辣甜鹹四個元素;一如我們為泰北熱水塘老兵帶來的歌聲與美食,當我們離開後,偌大空間又會回歸冷清,而這群「亞細亞的孤老」,又將繼續忍受我們難以想像的孤獨。

  慢慢步出臺北車站,下榻在青年旅館,這是「慈濟大專青年人文教育交流泰國團」出團結束後,第一次享受到這種舒服、便利的環境。聽著耳邊傳來道地的閩南語,烏煙瘴氣的車流,放眼望去的高樓大廈,便捷的大眾運輸,還有熟悉的臺灣小吃,無不都在提醒著,我已離開那個佛法興盛的國度。除此之外,我也告別了蔚藍的天空、翠綠的山脈、又酸又辣的餐點,還有陰晴不定的天氣;告別慈濟助學生、熱水塘的四位爺爺、清邁慈濟學校的師生、昌隆村認真學習的孩子,還有清真寺的小大人,邊防學校一板一眼的迷你童軍……都已離我而去。而他們與我的未來,又將緊緊相連,抑或再無交集?

波羅蜜樹見證歷史

  七到九月是泰國的雨季,幾乎每天都會下雨,但通常只會持續一、兩個小時。就在這細雨中,我們抵達清邁國際機場。一出海關,就看到泰國清邁慈濟學校的慈濟駐校代表黃雅純學姊,親切地跟大家打招呼,忙進忙出的身影,是我對泰國的第一印象。從機場到清邁慈濟學校,要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從高樓到平房,從柏油到黃土,就連汽車的樣貌,也從進口房車變成小貨車,還有小貨車改造而成、搖搖晃晃的雙條車。校區附近總有一股燒柴所遺留下來的厚重焦味,那是傳統生活的象徵,也是泰北地區解決貧窮的方式,因為買不起瓦斯,或是不便運送,所以隨手可得的木材,就成為最佳的天然瓦斯。

  在泰國的每一餐,都離不開酸辣甜鹹四個元素,甚至在餐食旁邊,還會附上三個小碗──一碗檸檬角、一碗辣椒粉、一碗砂糖,還有一瓶醬油。來自臺灣的志工們大多不習慣這種口味,很多人轉戰隔壁桌的山竹、芒果等新鮮水果,倒是慈青很開心,因為每餐都有大量的蛋,聽說學校附近剛好是雞蛋的產地,所以理所當然成為入菜的特色。這就是泰國給我的第一個衝擊,與臺灣截然不同,卻有其特殊之處。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我們,當然得好好認識這個學校。駐校代表雅純學姊,趁著雨勢稍歇,帶著所有人魚貫步行在校園中,向我們介紹特色建築、地形地貌還有獨特的人文風情。經過教學樓的穿堂時,隊伍停了下來,大家四處觀望,試圖從一片灰綠相映的景色中,找出停止前行的原因。雅純學姊指著一棵老樹說:「這就是當年的野波羅蜜樹。」

  一九九四年,慈濟基金會從臺灣到泰北勘察,準備執行「泰北三年扶困計畫」,包括興建大愛村、改良農業技術、認養安養院、關懷貧戶、提供助學金等;隨著扶困計畫進入尾聲,同步開展慧命工程,籌辦清邁慈濟學校。當年確認校址時,王端正副總執行長就是在這棵野波羅蜜樹下,用衛星電話撥回臺灣,向上人報告尋找校地的經過,以及當地政府對慈濟辦學的支持。上人答應後,這棵波羅蜜樹也陪著學校動土、開工直到落成,十四年來,大樹和樹下的土地公廟,就這樣默默守護著清邁慈濟學校,也守護所有新芽的播種、萌發、成長、茁壯。我們默默低頭祈願,願此次行程,皆能圓滿順利!

  慈青替爺爺們洗腳、按摩、修剪指甲。熱水塘兩百多位老兵,迄今只剩下四位爺爺,二十幾年來慈濟持續關懷;在地志工邱淑芬每隔幾天就會去探視,烹調熱食讓老兵看到炊煙、聞到香味,感覺回到家的溫度。

泰北熱水塘安養中心段興旺爺爺已經沒有牙齒,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志工陳弈亘(右)一匙匙協助他進食

亞細亞的孤老們

  「在山的另一邊,就是緬甸喔,你們如果跑太過去,我就救不了你囉。」清邁慈濟學校總務主任張志光半開玩笑地說。這座大山是自然的天險,成了泰緬邊境最好的界線。慈濟學校就座落在山腳附近,賀肥吉慶清真寺多數的孩子也來自緬甸,就連泰國的老兵們,當年也是從中國,跟著軍隊一路躲藏在緬、寮、泰、越的邊境山區,避開當地軍警的追查;其中許多老兵,就是越過了這座泰緬相連的高山,最終留在熱水塘。

  在華人傳統社會中,人生七十古來稀,這群老翁應該是被當成人間活佛供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等著滿堂的子孫綵衣娛親。就算現今的生活型態改變,大家庭的形式已經愈發少見,但再起碼都能得到好的照料,衣食無缺。但這群熱水塘的老兵爺爺,不但沒有子孫滿堂的笑語盈盈,妻兒相伴的天倫之樂,更遑論妥善的照顧,還有他們最欠缺的—— 陪伴。

  為什麼是他孤身一人,老無所終?為什麼是我好手好腳卻仍不滿足?為什麼是他被服務,而我們高聲唱著一首首的老歌,幫忙按摩、泡腳、餵飯?而不是我躺在床上,因痛苦而呻吟,食不下嚥、洗漱不便。我追求著答案,卻追求不到答案…

  大家陪伴著爺爺,走到曾經的集會所,慢慢打開一扇扇斑駁的木門。我們想起行前說明時,看起來人聲鼎沸的會所,如今已因人丁凋零不再使用,就算加上所有慈青和志工,也填不滿一半的空間。偌大的會所裏,只有爺爺與我們的呼吸聲,和窗外的雨聲,看起來格外冷清。回到穿堂,泰國志工邱淑芬師姊已經準備好熱粥與水煮蛋,我們一口一口餵著爺爺;吃飽後,再幫他們泡泡腳、按摩,會樂器的慈青們合奏起〈甜蜜蜜〉、〈小城故事〉。

  炊煙裊裊升起,在煙霧中,彷彿又看到家的感覺,廚房大灶中柴火燃燒的劈啪聲,廳堂裏家人耳語的輕笑聲,門旁家畜的雞鳴狗吠。家的象徵,在那一刻又完全顯現出來。但當煙霧隨風散去,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小女孩點燃了火柴,實現了一個個的願望,當火柴燃燒殆盡,景象也不復存在,成為一場海市蜃樓。我們離開後,熱水塘又會回歸平靜與冷清。而這群「亞細亞的孤老」,又將忍受我們難以想像的孤獨。

  出發前,我無法理解淑芬師姊怎麼可以一星期去探望兩次,還自掏腰包買水買食物,做手工果醬土司,煮熱食。在陪爺爺散步回寢室的路上,我完全明白了,是家人的那分情感,當你握著他的手,你們之間就再也沒有距離。像跟自己的家人相處般,不是客套的噓寒問暖,是你真的擔心他,有沒有吃飽穿暖;是你會隨時掛念,一有空就跑上山,帶點茶、糕點,和他們一起坐看雲起,笑談紅塵。那分人與人之間的長情大愛,簡單得若有似無,卻在簡單中有一股真誠,真誠得令所有人都紅了眼眶。

慈青參訪賀肥吉慶清真寺,了解穆斯林作息與禮拜儀式,是一場不同宗教的洗禮體驗。

虔誠學習《古蘭經》

  賀肥吉慶清真寺,收容的大多都是緬甸逃亡而來的難民孩童,或家中無法再養育,無奈之下只好送來。十六個人一間寢室,每天三點半起床念《古蘭經》,晚間十點前就寢,白天就到泰文學校學語言。背完三十本的《古蘭經》,就可以離開清真寺。看著每本都像磚頭般厚重的《古蘭經》,我打從心底佩服這些孩子。

  慈青帶來了他們不曾接觸過的慈濟人文、環保、團隊合作等觀念;孩子清亮的眼眸中,透露出對學習的渴望,專注、配合、學習力強。與臺灣學生不同,清真寺的孩子無法擁有隨心所欲的夢想,充沛富足的環境與資源,甚至,連勇敢做夢的勇氣,都需要有人推一把。但他們也擁有臺灣孩子沒有的純真,熱切於新事物的學習;他們更懂得珍惜所有,並把握機會。慈青參訪賀肥吉慶清真寺,了解穆斯林作息與禮拜儀式,是一場不同宗教的洗禮體驗。寺裏主要收留難民與孤兒,大部分來自緬甸,也有中國大陸與泰國,兩年來慈濟每月提供米糧與油等物資,讓學生安心學習《古蘭經》、泰語或華語。

慈濟志工及慈青來到清邁新昌龍慈濟村華生小學,為學生進行課輔。

最後一夜、最後一頁

  從桃園總集訓到在泰國的每一天,慈青學長學姊們都會安排三十分鐘的靜心活動,讓同學相互分享法喜見聞,從中自省與成長。在即將離開清邁慈濟學校的最後一晚,莊大輝學長要我們假想面前有一把尺,尺的兩頭分別是零分及十分,中間是不同的分數區間,要我們為自己此次出團的成長幅度評分。再三思量後,我停在八分的位子。大家開始依序分享自己的分數及原因,聽著所有人的感動與成長,我也思量著自己一路以來的心境轉變。

  我在慈濟家庭中長大,從小就接觸許多照顧戶、個案,「苦」對我來說,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已經司空見慣,再也無法濺起一絲的波瀾,我做服務沒有心得,因為熟悉,看多了,也遺忘了。但從踏上泰國的那一刻起,我好像打開了某個開關,感性的水龍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看著孩子盡情揮灑,我會想哭;聽著大家的分享,所見所聞,我會想哭;在臺上比著〈愛在碧海藍天〉時,瞄到臺下學長學姊的臉,我會想哭;就連教〈感謝〉這首手語時,我也差點忘記我在臺上,淚水晚個一秒鐘,就會奪眶而出。眼角餘光瞥見組長用傻眼的表情望著我,我用嘴型跟他說,我也不知道我怎麼了,我無法理解自己。

  聽了近百次的歌曲,看過數十次的場面,類似的個案、心得,我怎麼還會有情緒的抽動,那種我遺失很久的感受。我想,這是泰國行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找回純真的那顆心,那是泰國的小孩、爺爺、所有的師生,還有許多無法一一述說卻又充滿意義的人,用他們的生命跟純真帶給我的感動。會有這種種感受,源自我的傲慢與偏見,自認經驗豐富,不懂得放低身段,倒空心中那杯水,歸零學習。所以懺悔、自責、無奈,更有太多太多的「早知道」,深刻體會自己的不足,也開始思索,下一步要如何前進。

  我反思缺乏什麼能力?又可以帶給這些孩子和服務對象們什麼?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要如何才能持續關心,持續影響,甚至可以翻轉他們的未來。

  我知道,他們的未來,將會影響我的未來。我們在泰國留下足跡,更為慈青寫下歷史,但最重要的,在彼此心中,我們已在相會時,綻放出炙熱的光亮,照亮對方心中的黑暗。

如果每個人生階段都是一本大藏經,在清邁慈濟學校的最後一夜,我想我已經讀完了最後一頁,即將邁入下一本經文。

唯有愛愈分享愈多

  初時抵達泰北,雅純學姊說:「唯有愛,可以愈分享愈多。」在八天後,所有人都從服務的點點滴滴中,體會這句話的意義,唯有你真正用心去愛一個人,才有辦法感動自己,也感動對方,再把愛傳下去,讓這股愛與善的力量,循環不斷。而這趟愛與希望的旅程,就用雅純學姊在機場的一句「要承擔,承擔才會有力量!」來畫下句點。若有因緣再次出團,我會盡自己的全力,好好準備一切,也全力協助別人,早開始,就不會有早知道。也感恩旅途中所有遇見的一切,讓一切圓滿順利!

(撰文╱實踐大學學生陳弈亘,攝影╱黃宗保、賴郁文、簡淑絲)

【本文為慈濟月刊授權刊登】

更多的感人的故事請看「泰北的孩子們」(撰文╱簡淑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