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老是覺得孤獨?學會和自己好好獨處,是你我這輩子的重要功課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方舟文化 2019.10.15 15:00

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半夜收到Z發來的微信:「都說大上海繁華、有趣,我怎麼覺得待在這裡格外孤獨呢?」

Z是我在美國認識的小夥伴,碩士畢業後和老公Yen 回國在上海發展。Z是北方人,老公Yen 是臺灣人,兩個人在上海算得上是舉目無親、形單影隻,除了工作,沒有其他團體活動可以參加。週一到週五,兩個人上班各忙各的,晚上聚在一起吃飯、睡覺、追劇、打電動;週末,兩人幾乎是四十八小時待在一起;碰到節日、假日如果不加班,就來個小旅行。收假上班以後,繼續各自忙碌,重複之前的生活。

Z說:「真懷念之前在美國讀書的日子,一吆喝就有一大堆朋友、同學出來玩,燒烤、逛街、泡酒吧,就連純聊天都可以聊得很熱鬧。現在想要多找一個人吃火鍋都很難辦到,我和Yen 確實過上了兩人世界。」

我想了想,回給Z一句話:「也許,長大就是逐漸學會一個人玩的過程吧。」

的確如此,Z的話讓我想到了自己剛畢業時,在不同城市瞎闖、奮鬥的日子:我在深圳獨自找工作,深夜兩點下班自己一個人回家;外派到上海,我獨自逛熱鬧的城隍廟、拜託陌生人幫我拍照留念,還在偌大的南翔小籠包店的十人桌子上,一個人默默吃完一籠小籠包;到廈門出差半年,我自己一個人逛了三次鼓浪嶼;平時週末一個人在家,甚至無聊到拿英語單字出來背。那時的時光,無論景致多美,都帶著孤獨的味道。

學生時代的生活則完全是天壤之別。即使我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不喜歡參加同鄉會、社團活動、班級出遊,但永遠也不會淪落到一人獨處。無論是上課、吃飯、泡圖書館、旅遊,都有男朋友或一兩個好友相伴左右。青春年華,容不下一個人落寞的背影。

被外派到上海工作後,我才漸漸接受「人得學會和自己好好獨處」這個事實。這不僅指「單身時照顧好自己」,而是即便有愛人相伴、好友相擁、周遭不缺人氣,你也得學會一個人去獨自承擔一生中大部分的事情。例如解決困難、忍受悲傷、欣賞美好、品嘗快樂,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安靜地發呆、無聊。

老混在一起的群居生活,是原始人過的

人類雖然被設定成群居物種,但骨子裡終究是孤獨的。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很忙,忙著工作、賺錢、升遷、買房、投資。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沒有閒暇分給他人。

網路上不是常常流傳「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願意花錢在你身上的人,未必是真心愛你;但願意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真的愛你」這種話嗎?可見「陪伴」在這個時代有多稀少。只是,一方面,現在的生活節奏和壓力確實讓人自顧不暇,我們很難有精力搭理旁人,即使是親人;另一方面,「忙碌」又是這個時代的標準配備,人人都需要用忙碌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學著吞咽寂寞、自己玩耍成為了必備技能。

離開校園後,如果你還毫無目的、動不動就拉一票朋友出來閒逛、到戶外或咖啡館坐一天,人人都會對你感到心疼和慌張吧。大好時光,何必這麼浪費呢?還不如多考幾張證照、拜訪一下客戶、加班趕進度更實在。誰教這是一個大家都爭先恐後打破自身固有階級、拚命延長自己「上進期」的時代呢?

除了以忙碌為榮,你還會發現,再聊得來的朋友,聚過兩次以上之後,大概就無話可談了,只能各自低頭玩手機,來填補面對面時的沉默。同時內心默默期待,時間為什麼就不能過得再快一些,好讓這尷尬早點結束呢?

坦白說,同鄉會、同學會、某某友會之類的團體活動,我從來不參加,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活動對於填充內心的孤獨毫無助益,不過是在虛假的繁榮之後,迎接一次又一次更強大的孤獨罷了。

我媽媽有段時間非常熱衷於參加各類團體聚會,包括小學同學、中學同學、血拚買東西時的戰友、第一份工作的同事、退休前的姊妹淘……總之,那段時間她輾轉於不同關係的聚會,忙得不亦樂乎。突然有一天,她停下來再也不玩了,就連同學打電話約她再聚,她也是想盡各

種藉口能推則推。我問老媽怎麼不聚了?她說:「沒意思透了!」她的心得體驗是,即便是三十年不見的老同學,聚過兩次後就實在沒必要再見了。第一次聚會的主要節目是「憶往昔」;第二次聚會的主要節目是「比今朝」。

兩次聚會之後,彼此的前世已經感嘆完、今生人情債已清,如果後續還想再約,就只能絞盡腦汁找話題了。

例如哪位同學離了婚,誰得了憂鬱症,誰的孫子都會幫忙做家事了,誰的兒子特別有出息……這類資訊總在聚會時被來回傳送,也許是大家年齡都不小了,記憶力不比從前,才會一直反覆提及舊話題。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的確沒有豐富多彩到可以分享高品質、完全不重複的內容,所以殊途同歸,一切聚會只能是回憶和攀比。用我媽媽的話來說,就是︱還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跑步、鍛鍊身體有意義呢。日子本來就是各過各的,老混在一起的群居生活,那是原始人過的。

況且,走出校園、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生活的軌跡逐漸進化成一個個越來越小的圈子。從一開始的一大群人,縮小到與愛人、子女相伴,再到只有老了的愛人相伴,最後剩自己一人度過餘生,你會發現,我們的一生就是熱鬧過後,最終回歸冷清、獨自與寂寞結伴的過程。

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記得曾經有位女作家說過:「大家都找到另一半了。好不容易有點時間,必須兩人世界睡遍天涯海角;過幾年之後,開始推著嬰兒車出門,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可以跟朋友們漫無目的隨便在陌生街頭遊走。」

所以,當Z和我感嘆為什麼在如此繁華的大上海,有愛人陪伴依舊感到孤獨時,我只能勸她或享受或忍受,而不是像很多自助(self-help)書籍裡寫的那樣:去擴展自己的圈子、尋找志趣相投的夥伴玩耍,因為無論多牢靠的人脈、圈子,都終將漸漸消失,獨留我們在各種關係裡。如果選擇接受這個現實,是否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孤獨變得不那麼難熬,慢慢從忍受過渡到享受?

網路上有句話說得很對:「如果你已經感覺到了孤獨,就沒有辦法『享受』了。」獨處,是可以享受的。所以,首先我們要接受「一個人也可以很好地獨處」這個理念,即使你的周圍有愛人和子女陪伴,也並不意味著你不需要獨處。

作家劉瑜曾在文章〈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裡說過:「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長大以後,我覺得孤單是很淒涼的一件事。現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

真正的絕望,跟痛苦、跟悲傷、跟慘痛都沒有什麼關係,真正的絕望讓人心平氣和。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來得到快樂、充實、救贖。那麼,你面對自己,把這種意識貫徹到一言一行當中。它還不是氣餒,不是得過且過,不是『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這樣的歌詞,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總之,這些年來我學會的,就是適應它。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聽來有些無奈、殘忍,但的確只有充實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擺平孤獨。所以,找到一些能自己做的事情、認真去完成,然後好好享受結果,孤獨自然就不被稱為「孤獨」。

例如,認真地為自己塗上新買的指甲油、靜靜地聽一首歌、不將就地為自己做頓晚餐、安靜地翻幾頁書、好好計畫一下自己期待已久的旅行,不慌張地發呆,心安理得地賴床……。

無論做什麼,關鍵是專注。只有「專注」這件事可以真正避免讓自己感到孤獨。用心去做手頭的每一件事,趨近完美,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享受獨處。專注其實是件很性感的事,它是一種「天地也許無我,我卻不在乎」的能力。

下一次,當你感到孤獨、希望有人相伴時,不妨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做每件事都要等別人來陪?等別人陪我逛街、陪我看電影、陪我吃飯、陪我旅行?我是否一直在等別人發現我、占用我?我自己做這些事有什麼問題嗎?如果能夠做得很好,成就感是否會取代孤獨感?

然後,埋頭去做就好。

本文出自方舟文化《焦慮也沒關係!與焦慮和平共存的生活法則》一書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8/78104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