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家豪/採訪報導
10月12日下午,一支以內蒙古經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傳承人為主所組成的展演團隊,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展開為期三周的展覽、演出及草原文化走親活動。
這場名為「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的大型公益交流活動,是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所聯合主辦;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樹德科技大學、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做為合作單位;並由內蒙古自治區展覽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翰雅文化顧問有限公司所聯合承辦。
長調民歌三重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開幕式上,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在台灣能看到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容非常難得,深刻感到兩岸務必要一起致力文化交流與弘揚事業。
此次活動總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表示,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多姿多彩。不同民族的生產方式造就出不同的文明特色。蒙古族被稱為馬背民族,她的文化特色源於游牧生活,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這與漢民族的農耕生活、安土重遷的情況很不一樣。
草原上的家,蒙古包。
財團法人文化台灣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洪孟啟表示,中華文化的偉大之處在於包容性強,且不斷成長茁壯,從草原文化特色裡,可以感受到蒙古族的強烈生命力。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內蒙古草原文化為題,精選工藝、歌舞等非遺經典項目來臺交流,其中有獲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陸「國家級」與「自治區級」非遺名錄者。這是內蒙古草原文化首度以大規模、立體化展開的樣態展示在臺灣民眾眼前,極為難得。
傳承人示範蒙古文書法,吸引觀眾們的圍觀。
「草原記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展期自10月11日起至11月3日為止,每天上午09:00~18:00(每周二休館),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及佛光藝廊舉行。主要內容有蒙古包、勒勒車、服飾與頭飾、金銀器、刺繡、珠繡、草編、剪紙、布藝,奇特的蒙古文書法,和象徵平安吉祥的太陽姑娘——鄂溫克希溫烏娜吉,展場內並有技藝高超的傳承人示範及辦理工作坊。
其中,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遊牧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秦漢時期稱為穹廬、氈帳,清時改稱蒙古包。是蒙古族民間手工技藝的集大成者,傳承久遠,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現場將以蒙古包實物採實景方式展現,讓觀眾可以直觀蒙古包的結構、材質、陳設、工藝特色,領略草原游牧生活的特色情境。
還有奇特罕見的蒙古文書法也在現場展出及示範書寫,這是蒙古族由創造文字以來所慢慢發展而來的,傳承了完整的書法形式,先後出現了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書寫體。蒙古文書法字體獨特,「豎立」的獨特書寫形式、「有頭有尾」的構形特徵,具有立體形象的書法特徵,已成為民族風格的藝術門類,具有傳承與保護、學術研究、推廣普及、收藏等價值。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共兩場,首場於10月12日14:00假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演出;第二場於10月17日19:00假高雄鳳山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主要內容有長調民歌、呼麥、薩吾爾登、搏克(摔跤)、好來寶、馬頭琴、安代舞等。
在演出節目單中,長調民歌、呼麥是獲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重要項目。長調民歌已流傳2000年,迄今還保留著豐富的地域風格,在蒙古牧民文化及生活裡有很重要的意義,歌聲彷彿有種穿透、迴盪草原的魔力,一聽就令人難忘。呼麥則是蒙古族特殊而神奇的歌唱藝術,歌手可以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傳達蒙古族人民對宇宙萬物的哲思和體悟,追求和諧生存發展的理念,以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此外,展演團隊還將前往各地進行豐富多樣的「草原文化走親」活動,此行甚受地方的歡迎,不同文化互動中所能激盪出的交流成果令人期待。其中10月13日在高雄小林社區參與年度「夜祭」儀典及進行工藝、樂舞交流;10月18日前往臺東縣延平鄉布農部落,舉行工藝與樂舞交流及篝火晚會;10月19日前往臺東縣池上鄉,舉行街頭快閃活動、大坡池畔文化沙龍與樂舞交流。
內蒙古,從蒙古族歷史搖籃的額爾古納河畔到遼闊的草原,融合各部族底蘊,歷經時間長河流淌,孕育出絢麗多彩的草原文化,形成了深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於生活,生長於民間」,對於臺灣民眾而言,內蒙古遠在北方,是一大片令人嚮往而又帶著神秘面紗的大地。此次內蒙古團隊帶著體現當地原生態非遺項目來臺,精彩可期;對於展現內蒙古文化內涵,倡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促進兩岸交流相互了解與欣賞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來感受難得一見的內蒙古馬背民族、草原文化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