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為氣候與地理環境的因素,時常有傷害性的災難發生。從 60 年前的八七水災、20 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到 10 年前的莫拉克風災,一次又一次的慘痛傷亡,這些深刻傷痕與記憶,不能只歸咎於宿命。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秘書李維森博士,分享如何做好防災準備。
台灣每年的 5 月 1 日到 11 月 30 日是汛期,在這段期間,我們必須面對梅雨、颱風所帶來的影響。
颱風來的時候你在哪裡?大部份的人都在家裡。當然你可能準備膠帶封窗子,你可能買了食物,家人一起度過一個風雨的夜晚。所以颱風該如何準備,大家已經非常清楚。 李維森進一步詢問:「可是地震來的時候,如果問你同樣的問題,請問你有答案嗎?很難,因為我們從來不曉得,地震什麼時候產生,可是就不準備了嗎?不行、我們一定要準備。 生活在臺灣這個島上,我們一生至少有一次,會碰到 921 規模這樣子的大地震。所以我們要一定要了解,我們會跟誰在一起?該做什麼事?以及如何準備。」
相信大家都的手機接收過「地震速報」,第一次發佈這個警訊,是在 2016 年 5 月,到現在已經滿三年了。雖然有人會說沒收,自己成為國家邊緣人。
「可是要知道這一則訊息的發出,是多少單位全自動,由地震發生偵測、預估、傳送,到業者的基地臺,到民眾的手機,要涵蓋幾千萬支手機,要在幾十秒內完成,這一刻都不得拖延。
我想問各位有收到這個警訊的民眾,當時你在做什麼?
現在這張照片,是當時慈濟小學正在做防災演練,因為剛好地震警報來了,他們真正確實做到了幾個動作,蹲下、掩護、穩住。可是我相信多數人收到笑一笑,很尷尬的笑一笑,然後地震過去了,好、繼續恢復上班、日常作息。」 李維森問大家:「你如何應該自保最重要的五秒鐘?各位有沒有想過該做什麼事情?
從小我們可能被教導一件事,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要做三件事,開門、關電源、關瓦斯對不對?
錯!絕對錯!為什麼?當發生大規模地震的時候,你絕對絕對站不起來。所以平常就必須養成,觀察哪裡是最好保護自己的方式。
比如說睡覺的時候,趕快拿一個枕頭把自己頭蓋住,開車的時候趕快靠路邊停好,在購物的時候遠離貨架,因為臺灣的貨架,很有可能倒下來壓到你,諸如此類。」
李維森提到一個台灣防災教育很大的盲點,高中以下的學生,經常有接觸到防災新知識的機會。可是成人教育卻是一塊空白。「除非等到你的孩子或孫子,從學校回來跟你講,老師教我們要做什麼事情,這個時候你才會接觸到,更新的防災知識。」
所以地震發生的時候,你會跟誰在一起?90 %有可能是陌生人,搭捷運、坐公車,在購物,你旁邊的人大概不認識。可是地震發生之後,大家必須生死與共,找到安全的路出去。除了保護自己之外,如何報平安?如何聯絡家人?
李維森提醒:「報平安記得用簡訊就好,不要打電話,為什麼?因為要把頻寬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求救。 其實前一陣子日本人告訴我,他說我們日本,告訴我們全國的這個居民,一定要準備三天的糧食跟飲水,特別是大地震過後,不代表日本政府沒有糧食跟飲水。而是三天之內,政府力有未逮,第一個我不曉得你在哪裡,第二個我不曉得數量是多少,很有可能三天之內我有困難,把這樣子東西送到你的手上。
我相信在臺灣多數人習以為常,靠便利商店來當自己的冰箱、自己的倉庫,家裡有儲備糧食、飲水的人,我相信相當的少。可是從今天開始你就可以思索,我該稍微準備一下,因為一旦大規模地震發生的時候,真的,三天之內必須要發揮自助的精神。」
圖說:緊急避難包:哨子、收音機、急救箱(常用藥)、乾糧(高熱量為佳)、衛生紙、口罩、衣物&衛生用品、個人資料(紙、筆、證件)、厚手套、雨衣(防風防水為佳)、瑞士刀、手電筒、飲用水、保暖毯&暖暖包)
臺灣 99 %的手機都有裝 LINE。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去年( 2018 )開始,跟 LINE 進行公益合作。將近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有一百多萬的民眾,加入這個官方帳號,讓民眾可以快速收到資訊。
不過李維森強調,更重要的是,當收到資訊的時候怎麼做決定? 科技進步,大數據整合以及快速的預警系統,讓我們擁有災前的應變時間,但是最好的辦法還是記取經驗,提高警覺,並且把防災救災的知識,普及成為全民教育,才有能力去面對,下一階段的氣候變遷。
(撰文╲大愛電視「大愛行」、圖片╲大愛電視、慈濟基金會提供)
完整影片:【人文講堂】20190907 - 多災島嶼的機會之窗 - 李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