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盧以欣醫師與米卡專案遊民照護中心(Micah Projects)執行長凱倫‧瓦許(Karyn Walsh)女士分享由二個單位合作成立「聯合義診中心」的運作模式。
撰文/蔡翠容、李志成、羅月美
攝影/詹進德、陳忠華
在醫學教育及學術研討會中常見「跑臺」或「跑站」的報告方式,2019年「國濟慈濟人醫年會」大會也運用到「人醫紀實」課程。不僅「台灣站」有滿滿的感動,「海外站」也有很多感人因緣與分享。
在「泰國站」,螢幕上播放一段義診畫面之後,泰國成員詹婉婷先分享自己參加人醫會義診的感動,接著由王鐘賢師兄分享泰國成立人醫會的歷程,2014年當時人醫會只有十位志工,需要醫療服務的難民卻從兩千人增加到七千人,聯合國無法負擔為這麼多難民服務,而由美國國務院提出請泰國慈濟人幫忙照護的需求的經過。
圖說:泰國站由王鍾賢(右)與詹婉婷分享。
在「菲律賓站」,直立式電子海報機播放著影片,艾莉莎‧坎德拉(Alyssa Candela)站在海報機旁同步分享,她說:「一位患有眼疾的女孩常常到義診醫療站做志工,後來菲律賓人醫會醫師發現她也需要開刀,主動幫她治療。」艾莉莎說,影像裡那位年輕女孩感恩慈濟的幫助,成為菲律賓的社工,「那位有福的人,就是我自己」。
在「澳洲站」,由盧以欣醫師與米卡專案遊民照護中心(Micah Projects)執行長凱倫‧瓦許(Karyn Walsh)女士分享由二個單位合作成立「聯合義診中心」的運作模式。
在「香港站」,香港在2016年正式成立人醫會,結合慈善,在各地區輪流辦義檢,也和香港政府及女青年會合辦義檢,針對老人失智預防的活動,以及各種講座。「去年(2018)做了兩次大型義檢,惠及四百多位民眾」, 2008年,香港慈濟人醫會成員在天水圍舉辦第一場義檢,正式啟動香港醫療志業。
「香港站」的學員陳家禎提起當時辦義檢活動尋求場地的不易,「就像人們一大早排隊買演唱會票、買限量款球鞋......」意思是,香港可用來辦義診的場地有限,但申辦的單位大排長龍。接著,一張志工們穿著雨衣,雙手合十的畫面出現,他說,因為往往只能借到露天場地,會遇到下雨的問題,大家就虔誠祈禱。「每次活動開始,雨還真的就停了。活動結束雨就開始下,祈禱的力量真的很神奇。」
陳家禎最後開心地說:「今年(2019)香港人醫會有兩個第一次,第一次在香港辦捐血活動,也邁出國際義診第一步,到竂國義診。」
在「美國站」則分享到海外義診時,如何帶動當地民眾做運動,並和大家分享衛教,並帶動現場學員們跟著他一起動一動。同在現場的斯薇亞女士(Sylvia Wihardjo)本身是會計,美國人醫會的成員,她在義診通常擔任牙科助理,美國人醫會到墨西哥義診時會進行衛教,她說:「他們要到慈濟去義診的時候才有機會看醫生,我們能教他們平日照顧好健康,是很好的事。」
圖說:2019年「國濟慈濟人醫年會」大會,人醫紀實「跑站」課程讓學員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