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在課程中,林欣榮院長透過感人故事,與人醫會學員分享神經性疾病的再生醫學運用。
撰文/彭薇勻
攝影/陳明清、黃銘村
2019年堪稱是臺灣幹細胞治療元年,幹細胞治療已成顯學,除了最廣為人知的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外,幹細胞在再生醫學方面的應用,包括腦中風、巴金森氏症、漸凍人、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修復,還有退化性關節炎及皮膚抗衰老等領域,都是花蓮慈濟重要的細胞治療研究項目。
近年來慈濟醫療團隊結合新藥、新科技,讓全球許多神經損傷病人來花蓮慈濟醫院求醫,約七成病人獲得改善。林欣榮院長分享,在臨床上運用內生性幹細胞療法(G-CSF)幫助腦中風、腦傷病人,以及運用自體周邊血幹細胞、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腦中風的臨床實驗二大成果。加上今年六月,花蓮慈院更完成臺灣首例人類臍帶血單核細胞靜脈注射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第一期臨床實驗。
圖說:林欣榮院長帶領花蓮慈濟幹細胞治療團隊,努力讓「坐著來的病人,可以走著出去;不能醒的病人可以醒過來。」讓在場的人醫會學員深受感動。
幹細胞在醫學上主要應用有兩大方向,一是再生醫學,二是癌症免疫治療。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指出,醫療的使命是守護生命,而證嚴上人給醫療團隊最初的期許,就是希望花東地區的民眾不用翻山越嶺的到外地求醫,所以,除了現代化的醫療之外,花蓮慈院也積極地透過創新研究去尋找更適合的治療方式,花蓮慈院幹細胞治療團隊致力於讓「坐著來的病人,可以走著出去;不能醒的病人,可以醒過來。」這種以病人的感受為出發點的願力,感動了在場的人醫會學員。
花蓮慈院除了有退化性神經疾病的再生醫學運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分享「免疫細胞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以及細胞治療科主任鄧守成與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分享自體脂肪幹細胞(ADCS)與間質血管片段(SVF)應用在慢性未癒合的困難傷口、大面積燒傷、皮下或軟組織缺損,以及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組織填充等適應症的再生醫學臨床研究成果。
圖說:李啟誠主任以一位末期膽道癌病肝臟轉移的病人為例,分享「免疫細胞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有品質的醫療,就是要以人為本。花蓮慈院研究細胞治療近二十年,2003年啟用了當時臺灣各家醫學中心之中第一間成立細胞研製中心,不但是臺灣第一間GTP實驗室,也是全球第一個提供幹細胞用於腦中風病人的幹細胞研製中心。歷經十五年後,花蓮慈院在今年九月重新規劃再次啟用,未來病人不僅將可以在花蓮慈院接受包含檢查、診斷、細胞培製到臨床用藥等完整的治療。
林欣榮院長也向國際人醫會學員分享好消息,花蓮慈院已針對腦中風、脊髓損傷、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組織填充、大面積燒燙傷等相關適應症的治療計畫,向衛福部提出申請,相信花蓮慈院很快在現有傳統治療方式之外,就能為病人提供精準的細胞治療,嘉惠海內外難症絕症病患,並促進社區民眾的健康。
圖說:林欣榮院長帶領花蓮慈濟幹細胞治療團隊,努力讓「坐著來的病人,可以走著出去;不能醒的病人可以醒過來。」讓在場的人醫會學員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