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最強「醫靠」 花蓮慈院中西醫守護在地基層選手

慈善新聞網/ 2019.09.12 00:04


5月10-11日108年度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隨隊中醫蔡一成醫師(第一排右三)、治療師徐佳俐(第一排左三)、物理治療師張致寧(最後一排左二)與縣代表隊在屏東小巨蛋合影

撰文/彭薇勻
攝影/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成立兩年多,結合專業的骨科、復健科、疼痛科、中醫科醫師及治療師提供選手整合照護和中西醫合療外,今年更開始投注心力於國高中校隊或體育隊伍的隨隊防護,陪著花蓮地區基層選手在國內征戰,協助選手獲得亮麗成績。


5月10-11日108年度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隨隊左起中醫蔡一成醫師、治療師張祺興、治療師徐佳俐、物理治療師張致寧

  花蓮慈院運動醫學中心團隊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投入花蓮基層運動員的運動傷害治療與預防宣導,為花蓮地區運動員打造了最強而有力的後援團隊,舉凡今年全中運擔任四維高中田徑隊的隨隊防護、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縣代表隊隨隊防護、「花蓮縣原醫盃小學田徑錦標賽」場邊防護、「108年北迴歸線盃少棒賽」場邊防護以及「能高棒球節暨全國三級棒球賽」場邊防護,花蓮慈院皆派遣最優秀的運動醫學醫師及治療師,隨隊照顧運動員健康。


(左圖)8月17-20日108年度能高盃場邊防護中醫黃天姮醫師幫少棒投手冰敷並趁機灌輸平常如何訓練肩膀肌群
(右圖)8月10-11日108年度北迴歸線少棒賽場邊防護蕭永政治療師幫棒球投手放鬆緊繃的肩膀肌群。

  擔任今年全中運四維高中田徑隊隨隊防護的中醫師沈炫樞說,像是今年四月全中運,在田徑短跑競賽中獲得銀牌的四維高中田徑短跑選手,就是在醫療團隊協助下以脂肪間質血管因子(SVF治療)腿肌撕裂傷,之後配合物理治療與教練的漸進式訓練方式,維持選手的肌力同時鍛鍊核心肌群,拉近選手前後腿肌力落差,並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深層放鬆選手緊繃肌群,協助恢復肌群彈性。選手在不到2個月時間內就恢復最佳的比賽狀態,甚至讓他在今年全中運分別獲得短跑項目100公尺獲得銅牌、200公尺獲得銀牌,突破個人短跑紀錄。


6月29日花蓮縣原醫盃小學田徑錦標賽中醫蔡一成醫師場邊防護足踝痛的選手

  除了場上急性傷害治療,運動醫學中心團隊對場下疲勞恢復、運動後遺症處理也有一套。多次參與花蓮地區基層選手隨隊防護的沈炫樞醫師說,運動員在場上時,往往會因為肌肉過度緊繃、疲勞,而產生急、慢性的疼痛。針灸可以在短時間內放鬆肌肉、降低發炎反應,有時甚至不需要留針,或是單純用手指按壓穴位,就能看到效果。

  運動醫學的醫療不是只有單純的骨科、復健科的問題,林欣榮院長以治療運動傷害,其實在傳統手術上還可以加上再生醫學等方式,有機會能讓運動員恢復的效果更好。花蓮慈院運動醫學中心結合中西醫的跨科整合性服務,與高科技的儀器,科學化分析與研究,透過中、西醫同治運動傷害的理念,希望能對選手的運動表現及教練的訓練方式能有所幫助。


8月17-20日108年度能高盃場邊防護中醫沈炫樞醫師趁空檔幫一直肩膀痛的投手評估疼痛的狀況選手評估狀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