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楊泰順看台灣》看不到團隊作戰的國民黨

優傳媒/ 2019.08.26 07:09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

 

作者/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研究比較政治制度者都了解,制度的移植絕對不能只重表象的抄襲,而是必須同時顧及制度背後的文化精神、配套設計、與社會價值等,否則往往畫虎不成反類犬。

 

國民黨自來便是個威權性政黨,如過去自詡為「革命政黨」,架構上更模仿列寧式的「民主集中制」。此一體制其實與兩千年來中國的菁英政治若合符節,故而國民黨可以自稱追求自由民主,但同時卻又大搞領袖崇拜與一黨專政。但分裂的人格畢竟難以長久,故強人逝去後,國民黨開始引進初選制度,允許基層黨員(民眾)可以參與黨候選人的提名。

 

但有了初選制度,黨的列寧式結構並沒有配合改變;更糟糕的是,領導階層的菁英心態也和兩蔣時期大同小異。當初引進初選制度的決策者似乎認為,儘管有初選的程序,但由於黨政權力牢牢掌控在高層手上,沒有這些既得利益者的認可,外人休想分一杯羹。但千算萬算,國民黨決策者似乎未思考過,一旦失去政權,這個初選制是否還推動得了?

 

算起來洪秀柱應該是第一位未循黨內傳統協商方式,取得提名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對一個威權本質的政黨,洪的出線根本就是對既得利益的直接挑戰,故而就算明知換柱也選不贏,還是硬要拔柱,因為黨內倫理的堅持比一次選舉的勝負更顯重要。

 

始料所未及的是,當初參選黨主席失利的韓國瑜,被發配高雄後,想不到反而打下一片天,成為基層的新希望。這和當年豐臣秀吉把德川家康遠謫江戶,想讓勁敵就此枯萎,卻反而幫德川奪了天下如出一轍。韓國瑜以高人氣,秋風掃落葉的姿態贏了初選提名;但問題是,講究倫理與身段的黨內菁英,會有胸襟接受基層民眾的選擇嗎?

 

韓獲得提名後,原先保證會支持勝選者的郭台銘隱晦莫測,另一位未參加初選的大老王金平則頂著資深黨員的身分四處遊走,造成「換柱2.0」的傳聞歷久不衰。民進黨見縫插針不足為怪,但讓人好奇的是,作為一個政黨,國民黨對自已依程序產生的候選人,何以不能展現強硬的姿態摒除外界不當的想像?各種否認的聲明,不是慢半拍便是溫吞無力。

 

韓獲得提名後,整個黨部彷彿事不干己,讓人感受不到全黨正全面動員力挺自己的候選人。初選產生的候選人必然具有某種特質與風格,否則他也不可能脫穎而出,甚至擊敗台灣首富。但在政黨對決的格局下,原先的特質與風格,很可能因議題的不同或對手的差異,無法再繼續成為票房的保證。此時,政黨能否適時介入彌補候選人的缺陷,便常成為最後勝負的關鍵。以美國為例,川普的極端保守主義可能有助於他贏得黨內初選,但若無共和黨的全面補位,他又豈有可能擊敗準備八年的希拉蕊?

 

群眾造勢是韓國瑜贏得市長選舉與初選的利器,民進黨於是口徑一致的批判韓無心市政,試圖將韓困在高雄。韓固然走不開,但國民黨迄今未為自己提名人辦過一場造勢會,也讓人覺得有些冷漠。自稱庶民的韓所以獲得基層認同,因為他心直口快貼近地氣,但正也因為如此難免時而失言,遺憾的是國民黨常坐視自己候選人被譏為「草包」,卻很少伸手相救。民進黨每每批評高雄清水溝是作秀,國民黨何以不組個志工團去幫高雄清給全國看?無法動員志工國民黨還要選嗎?當民進黨批判韓的雲林農舍與岳家祖墳時,國民黨難道沒有民進黨高層的資料製造恐怖平衡?國民黨內盡是前朝官員,熟稔行政與預算程序,何以爆出私菸案的卻是個小黨?

 

有名嘴說韓國瑜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但當候選人只能打一場個人的選戰時,就算完美無缺也只能讓選民婉惜。高雄市長選後,國民黨曾公佈金援韓市長的數額,證明黨並未缺席。但選民要看的,不是黨給多少錢,而是黨是否展現團隊作戰的精神。所謂「團結」,不是嘴上說,而必須以行動證明。

 

作者簡介

楊泰順,1987年獲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政治學博士,師事選擇學派大師Ostrom夫婦,博士論文於1989年被美國政治學會推舉為該年度全美政治思想類最佳博士論文。其後返國於國立政治大學任教。

1994年當選省議員,1998年底因政府推動精省離開政壇,於次年進入文大政治系及政治研究所任教,自此以公共知識份子為職志,在各媒體撰稿介紹正確的民主政治理念。著有《到憲政之路》、《民主與社會》、《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利益團體政治》、《被誤解的國會》、《國會政治解析》等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