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的臺灣嘉義農林棒球隊。(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寫在前面〉
執政者或管理人往往看到眼下的困難,執著於過去的作法,停留在矛盾衝突與敍説無方的巢臼中。如何以高遠的視野,找尋創造雙贏的未來,是一個執政或管理人一生重要的使命與課題。我深信一切衝突管理,祇要用心探求問題真相,就會找到圓滿答案;祇要以無私的態度深入觀察,就一定能化解衝突與爭議。因為「答案就在問題中」。我一生本於跨域合作的多贏思維,從事國家與城鄕的建設,謹以親身體驗、解決的實際案例,在本系列專欄中提供給所有的朋友,期盼一起攜手解決衝突,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作者
作者/黃萬翔
阿里山森林火車的起點就在嘉義市中心的北門車站,阿里山鐵路與旁邊的林業文化景點,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其中,檜意森活村和林業文化村不僅保留了台灣最完整、最具規模的檜木日式宿舍建築群,也留下台灣林業發展歴程的豐富文化資產。
透過跨域整合公私合作的財務規劃,這個歷史勝景以嶄新面貌呈現在國人面前。知名導演魏德聖製作的《KANO》(嘉農棒球隊)也在此搭場拍攝,將當年嘉農學生不分彼此,努力合作奮戰甲子園的感人故事重現,帶給人心無比的榮耀與振奮。
2007年嘉義市政府將「林業文化公園」、「阿里山林業村」、「檜意森活村」,以及「阿里山北門車站新建工程」四個地區計畫,整合為一個跨域都市更新計劃,面積達47.5公頃,並向行政院提出列為重大公共建設。
行政院在2007年10月17日召開院會,將本案核定列入全國指標性都市更新案。不同於一般傳統都市住宅商業區開發更新計劃,這是一個以林業發展歷史文化資產為底藴,整合中央與地方,聯結過去與未來,創生再造的都市再生計畫。透過整合規劃與區域合作,期待以一個嶄新幽雅的風貌,實現慢活觀光的文化意境,也創造嘉義市成為觀光客深層探索阿里山秘境的入口意象。
這個都市再生計畫,大部分屬於林務局管有的土地與房舍,經過協調整合同意納入規劃。但是在林業文化公園鄰文化路東側有2.44公頃的私有公園用地,屬於嘉義市政府權責,礙於公園用地徵收費用高達12.9億,嘉義市政府一直未能徵收取得,影響這個都市更新計畫的推動。
2012年有一天,嘉義市長黃敏惠率領市府團隊北上到經建會,希望我(時仼經建會副主任委員)能研究協助。於是,我召開行政院都市更新推動小組會議,決議將公3土地劃歸為林業園區設施用地,兼具做為推動林業文化使用;並由林務局與嘉義市政府共同分擔取得,由中央負擔6.2億元,市府負擔6.7億元,排除公園用地需由地方政府取得的規定障礙。
這樣一來,不僅符合林業主管機關的業務權責與使用需要,也協助解決了嘉義市政府的財源困境。這是一個林務局、嘉義市政府、地主及市民多赢的方案。民眾用地被禁限使用多年,終能獲得遲來的合理補償,也未產生抗爭衝突,嘉義市政府終於平和快速地解決此一懸宕已久的案子,順利取得公園用地。
在園區再生營造的過程中,有一天黃敏惠市長帶了魏德聖先生到經建會來找我,當時魏德聖正在策劃拍製《KANO》這部電影。它是一個描述台灣日治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勵志感人故事,片名《KANO》取自嘉義農林棒球隊的簡稱「嘉農」的日語讀音。
電影背景是在1931年日據時期的台灣,講述一支由原住民、日本人及漢人所組成的嘉農棒球隊。球隊原本實力不佳,但在教練近藤兵太郎的鼓舞訓練之下,拿下台灣全島冠軍,並遠征日本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賽,勇奪亞軍。
當時魏導選定這塊林務局的土地作為拍片場景,需要取得林務局的同意拍攝。我立即邀集林務局和相關單位會商,同意出借土地給魏導,作為片場搭建及拍攝之用。
檜意森活村於2013年完工,並成功委託民間經營,是全國最大的日式建築群和森林文創聚落,目前是嘉義市最夯的觀光旅遊景點,每年入園人數超過百萬人次。尤其在2014年《KANO》這部電影上映且甚為賣座後,許多人都來此找尋回憶與當時場景,只是片場已不復存留,令人惋惜。
林業文化公園則在2015年開放使用,稱為香湖公園,成為嘉義市第二大公園,也是民眾最愛的休憩空間。這個大型公園重現古諸羅八景之一的北香秋荷意象,也是嘉義市現在著名的打卡地標。它在平日提供景觀休憩,汛期則收集雨水滯洪,成為湖水一景。
另外,阿里山林業村的森林之歌、動力室也陸續完工和對外開放。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建築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嘉義製材所,在108年6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吸引了許多觀光人潮,不僅重現當年嘉義林業之都的繁榮風貌,也帶動這個林業城市的再生。
小啓示
1. 跨域合作加值是一個團隊整合創生的重要關鍵,它會帶給大家無限的想像空間與創新的機遇。
2. 跨域合作加值必須有整合雙赢的觀念與相互服務的做法,更需要有創新推動的勇氣與經驗。
3. 跨域加值的精神不僅是每個人都要能夠展現自己的專業,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欣賞、學習整合別人的專業。
4.跨域加值不僅必須充分展現「蛋黃」的特色和養分,更重要的是要創造擴展「蛋白」的效益,達成事業與財務的永續。
作者簡介
黃萬翔,曾任台灣省政府市鄉規劃局局長、建設廳副廳長、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金平立法院長辦公室主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