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香港城市當代舞團新版冬之旅·春之祭

民生@報/ 2019.08.19 15:50

【文/陳小凌】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今年適逢成立40周年,編舞家黎海寧選用史特拉汶斯基與舒伯特的兩部音樂鉅作,與台灣舞者周書毅首度合作,於9月18日至19日於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呈現《冬之旅·春之祭》現代舞演出,受邀2019 ·香港週@台北演出,為舞團40周年舞季拉開序幕,帶給觀眾一場舞蹈與音樂交織、充滿詩意又極具張力的體驗。

 

城市當代舞蹈團《冬之旅》。CCDC提供。

 

一冬一春,本應涇渭分明,然而在黎海寧的巧思編排下,帶給觀眾由冬天的孤獨、陰鬱觸覺轉折至春天的狂熱、爆裂與激情,黎海寧說:「《冬之旅》與《春之祭》,我特意將兩者放在一晚的演出,只是因為一冬一春,渾成對比,上下半場擁有獨特的舞蹈風格,獨特的故事線索,就能呈現舞團多面的感覺。」

 

1992年,黎海寧編舞的《春之祭》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首演,再現當年的騷亂在世紀末的舞台上。1994年,黎海寧應雲門舞集邀請,將《春之祭》帶到台灣,被林懷民譽為:「九十年代動盪的浮世繪。」

 

黎海寧與周書毅在一次聊天時談及這部作品,彼此都很感興趣,黎海寧認為這一部分很適合由周書毅來跳:「他是一位很棒的舞者,對人物角色和動作都有很深入的理解。他帶有一種憂鬱感,又收放自如。是他主動提出要對原版加以修改,所以他跳的部分是我們重新創作的,希望為觀眾帶來新鮮感。」

 

2019年的今天,黎海寧決定重新編排《春之祭》與《冬之旅》:相較於1984年的《冬之旅》,黎海寧的2019新版本邀請了舞者共同創作, 將原本故事主角內心的孤獨、寒冬路上的內心歷程與冬天的觸覺,由多位不同的舞者演繹出豐富的層次;而相較於1992年的《春之祭》,今次的版本邀請臺灣舞者周書毅出演影射尼金斯基的白衣男子角色,作品構思亦採用雙鋼琴版本,取材於1913年巴黎首演暴動,然而因為周書毅的提議之下,兩人重新編排了影射尼金斯基的角色,而其他舞者則因為角色的變動而隨之變化。

 

《春之祭》中周書毅扮演影射尼金斯基的白衣男子。CCDC提供。

 

新詮釋的《春之祭》中,周書毅扮演影射尼金斯基的白衣男子,詮釋當代的社會觀:「要一起創造一個在2019年的角色,有我們當代的肢體,我的版本更偏向內心,我們所處的時代的『瘋狂』是內在壓抑所導致,源於人際關係與情感,而非社會的框架」。

 

周書毅也提到與黎海寧的排練過程中處處充滿驚喜,特別是黎海寧給予舞者有更多的自由,排練過程的一個步伐、一個跳動、一個手勢都細心的觀察著,周書毅驚嘆:「我有時做一個動作滑下來,她會說『你前一次呼吸比較高,但這次呼吸幅度比較小』,的確我改變了表演的狀態,當我視這為過程,她卻會試著去了解我深呼吸再降落的『語言』是什麼。」在這樣的細膩梳理下,編舞家與舞者的連結,早已在表演開演前緊密連結……「無論是創作還是舞者,我其實不是個很戲劇化的人,這次的邀演讓我在排練過程中嘗試了不一樣的方式。」

 

黎海寧說「過去的《春之祭》比較浪漫,取材是尼金斯基嘗試突破古典芭蕾的狀態和首演暴動,這次的探討比較深層,看過書毅過去的作品,他的氣質和感覺很適合這個角色,尼金斯基這個角色有點憂鬱,書毅是有這種感覺的,在排練過程中,他是很投入這個角色,對於角色的理解非常深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