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食最強SUPER校廚特訓營 催生營養午餐媲美米其林級料理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0815 09:27:09)「真的沒想到,蒸出來的蔬菜,色澤就跟現炒的一樣油亮,配上爽口的醬汁,真的好想吃光光」。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下稱灃食教育基金會)舉辦SUPER校廚培訓營,短短兩天內,由灃食美味革新主廚林奕成與洪昭勝、國民媽媽宜手作、中式餐飲料理專家何育任、台中忠孝國小營養師黃任淳以及灃食智庫柯文慶教授組成超強講師群,從校園午餐的溝通、美味、食安、營養各領域進行特訓,期望新學期開始,就能讓全台12所學校的學生品嘗到不一樣的營養午餐。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芳燕表示,SUPER校廚大賽,是起點而非終點,讓入圍者有突破自己的能力是更重要的!「灃食SUPER校廚培訓營」不僅有講解與主廚示範,更透過實作與品嚐交流的過程,讓與會的SUPER校廚親自感受,利用【分段式料理】、【醬汁】以及善用蒸箱、烤箱、果汁機等工具,的確是能省下繁複的料理過程與時間。不少學員就在分享時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使用果汁機製作醬汁,沒想到真的非常方便;另外也有學員表示蒸過的蔬菜只要掌握好時間,原來也可以這麼鮮脆,看起來就跟現炒的一樣,肯定能勾起孩子的食慾。
基本功、獨家料理祕訣一次傳授 SUPER校廚功力大增
灃食精心設計的專業特訓課程,有理論、有示範、有實作,讓原本就很厲害的校園大廚們,打破既有思維,挑戰不同的料理手法。而穿插其中的暖心交流,也讓平時不善言辭的校廚及午餐從業人員,相互表達心底話,透過了解,把大家的心更凝聚在一起!
忠孝國小黃任淳營養師率先分享,在學校開立食譜、嘗試新菜單時,要如何有效與午餐相關人員進行溝通,才能事半功倍。至於灃食美味革新兩大主廚,則是傳授拿手絕活,林奕成主廚以自身入校輔導的經驗,無私分享適切的烹調流程,透過養成好習慣,提升烹飪效率。長年研究「分段式料理」的洪昭勝則是實際示範分段式料理的手法,展現做到省時、省力與兼顧營養的秘訣,讓不少學員大呼這一招一定要帶回學校落實,這樣省下來的時間,就能多用在營養午餐的服務加強上,了解孩子的用餐需求。
從午餐料理完成到送入孩子的嘴巴,中間的等待時間,往往飯菜都不夠熱,灃食教育基金會也邀請到了國民媽媽-宜手作,將冷掉也好吃的便當秘訣大公開,鼓勵大家善用醋、薑、咖哩粉與洋蔥,透過食物原色搭配,增近孩子的食慾。中式餐飲料理專家何育任則帶來調味秘笈,透過香料及多元調味變化料理層次,營造孩子更多的驚喜感,當然壓軸重點就是由灃食智庫柯文慶教授帶來的廚房裡的食安,教導SUPER校廚從細節把關,讓孩子吃得健康也吃得安全。
營養午餐不一樣 SUPER校廚成台灣食育種子
曾經創辦多項餐飲品牌的灃食董事嚴心鏞,也於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分享,孩子從小會透過味蕾而累積對食物的記憶,讓孩子能夠養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是給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最貼心的呵護,期許大家要正視自己的價值、專注做好每件事情。南鎮國小程秋華感性道出「灃食教育基金會,讓午餐廚房開始灑進陽光、讓校廚浮出水面,更讓午餐團隊在供餐上重新注滿熱忱及動力」。不少校廚表示,這兩天就如同回娘家一樣,有灃食做為他們的後盾,從實際面想方設法輔導,促使他們更有進步及發揮的空間。
除了48小時的集訓課程,緊接著,灃食教育基金會「營養5餐」計畫108學年度,將開始全台跑透透行程,實際進到12所入圍隊伍的校園,輔導應用名廚編撰的「營養5餐」食譜,靈活運用學校現有的廚房設備,實踐分段料理、科學化的烹調方式。透過這群萌芽的種子共同努力,打造一周5餐的更多可能性!
關於灃食「營養5餐」計畫
改變,就從每周校園的5餐開始,灃食教育基金會推動營養5餐計畫,除基金會董事群包括董事長姚仁祿與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知名作家侯文詠與社企流育成中心校長顏漏有等…,並邀請工業設計教父謝榮雅、新銳設計師王艾莉、知名亞洲料理金牌主廚林諾凡、日本料理研究家岡本愛以及最佳女主廚陳嵐舒、前薰衣草森林奕成主廚等料理職人共同參與,大力推進台灣飲食文化教育。
灃食精心規劃出5道料理,內容包括:
第一道「飲食知識」:
製作主題性飲食教材、教案資源與影片,免費提供教育與相關人員使用,目前已累積超過3000人次索取。
第二道「美學品味」:
邀請設計師謝榮雅共創符合國小學童健康需求之可攜式分隔餐盤。
第三道「美味革新」:
邀請料理職人們運用新烹飪知識與技術出版灃食「營養5餐」校園食譜,贈送給教育部發給全台小學,提供從事校園飲食供應的相關人員使用。
第四道「體現空間」:
邀請設計師王艾莉打造校園食育教室(Food Lab),透過各式體驗及學習,實踐飲食教育的真諦,目前已於新北市育德國小與青潭國小建置兩座食育教室。
第五道「創意互動」:
透過各式創新活動,邀請社會大眾共創營養5餐的無限可能。
EX: 「食尚著裝設計競賽」全台徵件,廣邀新銳設計好手,共創學童打菜值班標準著裝及分隔式可攜餐盒。另外,也透過「灃食SUPER校廚大賽」,相互交流激盪,為共同提升校園飲食文化而努力。
訊息來源:麥富公眾溝通有限公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5916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