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格(Allison Schrager)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從事有關退休儲蓄策略研究的年輕女學者。(圖/擷取自Twitter)
作者/彭懷恩
美中貿易戰火升溫,美股周一重挫767點,台股於8月6日開盤也一度大跌240點。最近幾天的下跌已經把6、7月的漲點,全部吐回。面對這種高風險股市,投資人欲哭無淚,究竟要歸咎於命運?還是學藝不精?
投資的風險管理,是有專門的學問,金融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風險的科學。一旦你學到金融經濟學的一些關鍵規則,可以幫助你做出比較明智的決策,也可以在生活各方面應用最佳的風險策略。
8月1日剛上市的《為什麼最便宜的機票不要買?》(An Economist Walks into a Brothel:And Other Unexpected Places to Understand Risk),作者薛格(Allison Schrager)是獲得美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跟隨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默頓(Robert C. Merton)從事有關退休儲蓄策略研究的年輕女學者,她為了研究風險管理,甚至到內華達州合法的妓院(brothel)去從事田野調查。
性工作,無疑是高風險的生意,多數的性工作者和他們的恩客可能被逮捕下獄或遭暴力欺凌。買春或賣春都多少會背負惡名,一旦逮捕,隨即面臨一連串社會、職業和法律上的損失,所以薛格博士認為,這是最好研究風險管理的個案。她發現,性工作者寧可給合法妓院抽取一半所得,恩客寧可多付三倍的錢,其實都是一種避險的考慮!
本文當然不是要探討妓院經濟學,而是要介紹金融經濟學重要原則,幫助我們學習風險管理的功課。
首先,要打破一般人理財的迷思,認為風險與報酬是一體的兩面,即常說的「高利潤,高風險」。真實世界裡,存在太多「低利潤,高風險」的事,不信,你去問那些流浪博士會不會後悔去研究所苦讀?
相反的,很多人包括我,都經歷過買房自住,卻短期大漲的「低風險,高利潤」的好事!
其次,衡量風險不能靠過去的經驗,借用傳播學大師麥克魯漢的名言:「我們不能用後視鏡開車!」
薛格這本書介紹好萊塢製片卡瓦納(Ryan Kavanaugh)失敗的例子,他宣稱根據過去賣座的電影,已經建立了「蒙地卡羅模擬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判斷可以精確預測哪部電影是會賣座的鉅片或是超級爛片。一度,他的數據掛帥團隊,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青睞,也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是沒幾年,他的「相對論傳媒」公司的績效每下愈況,已於2016年宣告破產。
我們常說以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但在理財投資事上,不見得!
第三,許多人認為他可以克服不理性的情緒,做出冷靜的判斷。很抱歉,只要你是正常人,都不能!
近幾十年,行為經濟學家透過上千個實驗,都證明人是無法理性判斷!因為「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心理因素,使投資股票的人在股市大跌時,往往賣掉已賺到的持股,保留虧損的股票,這風險其實更大。
那麼,在投資理財方面,我們究竟應該學那些風險管理的功課呢?薛格提出幾項建議:
1. 一定要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再進行風險評估。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區別,不在於誰承擔最大膽的風險,而是誰承擔明智的風險。
2. 花最小風險成本,得最大利益。在金融市場上,分散投資就是基本準則,為什麼指數型基金(ETF)這幾年那麼火紅?就是建立在這原則上。
3. 隨年紀增長調整承擔風險能力。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克里寇夫(L. J. Kotlikoff )建議,如果你投資股票,你的持股比例,應該是100減去你的年紀。就像我今年67歲,100減67,我最多只能有33%的資產放在股票上。其實,這道理是,年輕人可以承擔比較高的投資風險,而隨年齡增長就必須保守了。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