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隆 台中東勢】
宗教信仰和民眾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人每天求神拜佛,卻少有人知道香包與符令有何差異,台中市山線社區大學特別舉辦「客庄廟宇神諭符號展」,展示東勢、石岡、新社各寺廟的符令,讓民眾認識台灣的宗教以及符令的用法,也藉此了解客家庄的信仰及早期的常民生活。
法師將神明用的「手轎」,放在裝有白米的碗裡面,讓手轎立起來,這是道教中的「安胎扶梯法」,在早期醫學不發達的年代,用來幫孕婦安胎,而且要放置8到10個月,現在已經很少見。
法師 謝文振:「這是所謂的安胎扶梯法,在古代的時候,就是女孩子有身孕的時候,請法師到家裡面,然後把這個立起來,這原本的規格應該是用木梯,5尺的木梯下去立,因為在這個地方我們礙於空間的問題,場所的問題,所以我們以手轎來代替。」
除了罕見的安胎法,現場也展示客家庄各宮廟的符令,有平安符、鎮宅符、制煞符等,並且讓民眾體驗符令的印製方式,希望藉此讓民眾能進一步認識道教的神祕面紗。
鼎太法師 劉正忠:「一般的符令有很多種、很多派,有閭山十八派,不過符令一定有一種方式,上面寫這3點,這3點代表三清道祖,像這個3點圓圈,這是拜上面大官的意思,像這個欽奉就是奉什麼,奉媽祖婆或是關聖帝君的意思。」
台中市山線社區大學行政人員 陳思華:「過去許多村落都是由宗廟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山城這個地方,是以大埔客為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們發現他的廟宇的符令,然後他廟宇的文化,具有非常不一樣的特色,我們是一方面推廣客家的文化,一方面做一個在地生活的內蘊跟底蘊。」
「客庄廟宇神諭符號」展期到8月3日止,社區大學表示,台灣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雖然不同族群有不一樣的信仰,但同樣教化民眾以善為本,也因此造就了台灣宗教文化百家齊鳴的多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