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840億保護費買過境外交? 台灣有如冤大頭

優傳媒/ 2019.07.18 11:51

總統蔡英文「自由民主永續之旅」過境紐約,臉書封面最新照片以漫畫風格呈現。(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優傳媒記者陳重生/新聞分析

就在總統蔡英文昨(11)日啟程出訪友邦前兩天,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出售108輛M1A2戰車、可攜式刺針防空飛彈及相關設備與支援,總額超過27億美元(約新台幣842億餘元),雖然在野的國民黨忙著黨內總統初選根本無暇置喙,但時間點的巧合,不免令人心存疑慮:這筆鉅資究竟真能符合我防衛需求?或只是賣家和軍火商說了算的變相「保護費」?甚至是促成蔡總統此行在美過境外交的「公關費」?輿論對此頗多質疑,蔡政府必須端出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否則難杜攸攸眾口。

 

為美軍立下戰功 但在台英雄無用武之地

 

上個世紀八零年代開始在美軍服役的M1A2戰車,因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及2014年伊拉克內戰中立下戰功,經過數次改良,號稱「地表最強戰車」。我國陸軍確曾規劃2018年建案向美採購百輛,建制兩個戰車營。

 

據了解,經2017年5月「漢光33號」電腦兵棋推演後,美軍觀演團曾評估,台灣所面臨的敵情威脅和海島地形縱深不夠的情況下,「不能快速到戰場,火力再強都沒用」。M1A2戰車恐難以發揮戰力,且造價不菲,中科院並已著手新一代戰車的自主研發,於是軍方重新考量採購的必要性,M1A2採購案曾遭決定緩議。

 

1949年金門古寧頭大戰以坦克擊退登陸共軍的時代背景,與今天畢竟迥然有別。現今在對岸解放軍對台掌握海、空優勢的情況下,對美軍事採購理應優先補強制海和制空權才是,我軍方確也已向美方提出60多架新型F-16V戰鬥機的採購需求。

 

根據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日前的報導,原本該項戰機採購案的計畫正在向前推進,可惜美國總統川普在上個月底日本大阪的G20峰會前後,與北京貿易戰情勢出現緩和,似為顧及北京抗議,暫時對我方戰機軍購案踩了煞車。

 

北京跳腳猛批 採購案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美國這次確定賣我們M1A2戰車,儘管不符台灣所需,但大陸外交部第一時間仍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撤回。發言人耿爽痛批美方嚴重違反國際法、「一中原則」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與安全利益」。

 

官媒新華社和環球網等同樣火力全開,炮聲隆隆,左批美方「勒索」、「流氓要保護費」,以及打「台灣牌」,右批我方「挾洋自重」和「以武拒統」,一如過去般。

 

換句話說,該項採購案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既然對岸官方和媒體無論如何都會反對及抗議,那麼軍購的錢就更應花在刀口上。

 

連日來網路上對這筆天價戰車採購案嘲諷聲此起彼落,有人酸說,既然此前連美方官員也坦言M1A2戰車不適合我們,何以小英政府還執意向「美國把拔」買這些在未來大陸對台戰爭型態下「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戰車呢?難道華盛頓「就是要賣」,民進黨政府只能照單全收,任人予取予求?

[PAGE_BAR]

老美打台灣牌圍堵大陸 小英出訪過境藏玄機

 

這些年隨著大陸的崛起,美國對於北京的圍堵,從貿易戰攻防、朝鮮半島非核化談判角力、南海主權爭議到反制「一帶一路」……堪稱是全方位、鋪天蓋地而來,非挫其銳氣而不罷休。台灣作為反制中共的重要樞紐,白宮和參眾兩院頻頻以《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等「友台」法案,大打「台灣牌」。

 

2020年總統大選中,種種跡象顯示,「老美挺小英」或已成為定局。而這次蔡英文出訪過境美國所受禮遇,究竟會不會有所突破,背後潛藏著何種條件交換或所謂的暗盤交易,外界不免有所揣測。

 

回顧過去,1995年6月,時任總統的李登輝之所以能夠順利訪問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主要成功關鍵便是政府砸大錢給卡西迪公關公司,進行國會遊說工作。據稱從1994年政府即透過民間機構和卡西迪以每年150萬美元(約新台幣4700萬元)簽約,1995年,76名參議員與37名眾議員聯名邀請李登輝訪美,經國會投票通過,最後民主黨籍總統柯林頓也點頭同意。

 

然而,這項外交突破,沒多久即引來大陸的跳腳反彈。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在軍方和黨內鷹派的反彈壓力下,於1995年7月至11月間,在台海舉行多次飛彈演習,兩岸情勢緊繃。到了12 月 ,美國派出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通過台灣海域。隔年3月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前,對岸更將台海危機大規模升級。大陸國務院總理李鵬並公開指責李登輝製造「兩個中國」,強調北京反對「台獨」立場。

 

從李登輝時代以降 砸錢買外交激怒對岸有利選舉操作

 

不料,對岸的文攻武嚇,反而激起台灣選民反彈,使得李登輝高票連任成功。此一刺激中共的選舉操作模式,經2000年、2016年陳水扁、蔡英文繼續沿用,大陸「輔選」效果屢試不爽。 

 

令人好奇的是,美國是否願意為了挺台,不惜與對岸開戰?介入台海衝突的程度將會有多深?恐怕沒有人敢打包票。以此觀之,政治人物花費巨額公帑,無論是找公關、買過時或不符所需的武器,表面上是鞏固外交和國防,實則更是為了尋求老美支持「反中」、「抗中」選戰策略,確保總統大選順利達陣,任令台灣淪為「凱子外交」下的「冤大頭」也在所不惜?

 

看看近鄰南韓,自2017年5月文在寅入主青瓦台大力推動與北韓和解後,美方「獅子大開口」,開出韓方「難以接受」的提高分攤駐韓美軍每年1.4兆韓元(約新台幣399億元)高價費用,比目前所需承擔的金額提高將近50%,兩國為此鬧得很不愉快,南韓甚至揚言以「放生」美軍離開朝鮮半島,作為降低「保護費」的談判籌碼。

 

借鏡南韓 台灣一面倒親美實有修正必要

 

回頭看看台灣,根據《優傳媒》7月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受訪民眾認為與美國和大陸兩大「保持等距」比率最高,達45.0%,其次為30.5%的「向美國靠近」一些,11.3%認為向「中國大陸靠近」一些,6.2%認為與兩強 「都離遠」一些。

 

美國歷任總統支持台灣,毫無例外都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首要前提,何況富豪出身「在商言商」的川普呢!所謂「兩大之間難為小」,處於美、中兩大強權之間,台灣或應走出傳統思維,修正長期一面倒的「親美」路線。

 

「政客」想的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關心的則是下一代的未來。總統大選將屆,中美雙方的大國角力持續進行著,千絲萬縷的兩岸情勢再度成為關鍵變數。在大國「棋子」和「國家尊嚴」之間,在「個人權位」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間,政治人物實應更加謹慎拿捏,時時以蒼生為念。稍有不慎,非但耗費天價公帑,國家和人民恐怕還會跟著付出重大代價。

熱門關鍵字:

焦點內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