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鍾易叡
攝影/張庭涵
用種樹、造林愛台灣!出身高雄那瑪夏的66歲靼虎‧犮拉菲,莫拉克風災後房舍遭沖毀,帶著山上的文化和信仰在杉林大愛園區落地生根。靼虎把證嚴法師「讓山林安養生息,敬天愛地聚福緣。」的呼籲放在心底,一家人新生活已趨穩定後,他返回故鄉南沙魯,整理遭石礫覆蓋的僅存五分農田,7年來種下一千棵樹守護故鄉的土地。
那瑪夏物種豐富的山林,韃虎自小就跟著部落裡的耆老上山耕種、狩獵、捕魚,看到族人們只獵取夠部落所有人吃的食物,讓資源能夠永續。這種對待山林的尊敬態度,韃虎國中畢業就讀軍校一直到畢業任官、轉換職場,他放不下的是山林濫墾濫伐及荖濃溪越域引水工程,故鄉昔日美麗的樣貌嚴重受創。民國86年政府開始推動經濟造林,韃虎便開始在自有三公頃多的土地種植六千棵樹,要將逐漸消失中的翠綠森林重新種回來。
十年前莫拉克颱風造成的水災,重創南台灣,也讓那瑪夏災情嚴重,颱風夜當晚狂風暴雨、溪水暴漲和走山土石流淹沒村莊,靼虎與中風的老媽媽及家人受困南沙魯6天。慈濟基金會隨即展開的救災行動,從緊急、中期、長期三階段,分別推動安身、安心、安居、安學、安生、山林安養生息等六大目標。災後,韃虎一家從那瑪夏搬遷大愛園區,生活漸趨穩定,但他心裡卻一直惦記著讓祖靈的土地安養生息,恢復生機。
這是一場非常艱困的行動,韃虎在南沙魯的兩棟房子及土地在莫拉克慘遭土石流吞沒,他決定在僅存已遭石礫覆蓋寸草不生的的五分地開始造林。韃虎這塊土地原本種植水稻,七年前回鄉每種下一棵櫸木與香樟的小樹苗都得翻山越嶺扛著水去澆灌,無怨無悔地持續種植了一千棵樹。
對於韃虎來說,把樹種回來需要智慧,他的森林復育計畫除了櫸木、香樟這些具抓土性、涵養水源的樹種外,依循自然的平衡性,他也種植多種果樹,嫩葉跟果子是動物與昆蟲的食材,能吸引野生動物棲息。莫拉克風災重創,原來灌溉森林的水管被沖毀,缺少經費的韃虎,自個兒重建灌溉系統,並搭建工寮從樹苗到可以讓他們自然成長,得像養小孩一般呵護,畢竟種樹是個漫長的過程。
根據聯合國數據,1990年迄今全球已逾129萬公頃的森林消失,面積機乎等同於36個台灣大小。來自童年對山林的記憶,韃虎表示,種樹並不是只是造林,而是保護土地、保護水源地,也在保護一個族群的延續。韃虎說,禁伐造林讓傷痕累累的山頭再度綠意盎然,這個願望聽來也許既遙遠又艱難,但儘管如此,他在遲暮之年要一直種樹,也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故鄉重新譜成綠色詩意,那是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