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與臺南市文化協會於神農街79號合創「五條港文化會館」,致力於神農街與五條港的文化保存,從4月起陸續舉辦「2019五條港職匠與老屋故事系列」講座外,再由「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也配合講座在「五條港文化會館」舉辦「小井兒說神農街故事展」;計畫團隊將往昔神農街家家戶戶天井裡的井,化身為小井兒,透過可愛的插圖由小井兒帶大家認識神農街的老屋,並花心思的將小井兒製作成立體的吉祥物,立於會館前,藉此吸引小朋友參與,來達到文化推廣與札根幼苗的目標。 日前「2019五條港職匠與老屋故事系列」講座的第4場,計畫團隊邀請啟蒙李安導演「全美戲院」第2代經營者吳俊誠經理來分享「全美今日戲院─臺灣70年的老戲台」;吳俊誠經理先讓大家回味過去看電影要先起立聽國歌的片段,再從全美今日戲院的創建談起;最早是吳俊誠經理的舅舅們在中正路經營小全成戲院(今日戲院的前身),後因在臺北當醫生的五舅想在臺南建醫院,因此 1950年時舅舅們選擇全美戲院現址(永福路二段),將原先三連棟的房子重建,準備當成醫院來經營;但是當時小全成戲院的生意極好,兄弟們於是急轉彎改經營電影院,誕生了第一全成戲院;1969年歐家將戲院轉讓給妹婿吳義垣先生(吳俊誠先生之父),整修後改名為「全美戲院」,一直經營至今;後來吳家也收購了今日戲院,目前同時經營全美、今日2家戲院。 全美戲院於1969年2月12日由當時市長林錫山主持開幕,上映的第1部電影是從日本進口並由李香蘭主演《臙脂虎》,為了慶祝開幕除了看電影外還搭配了抽獎活動,相當有趣;當年3月7日在臺北下檔的「警網勇金剛」,次日就能在全美戲院上映觀看,極其風光;全美戲院也曾播放默片,卓別林的片子上映時還得請「辯士」敘述旁白、講解內容,現場還有樂隊幫忙配樂,是有聲電影所沒有的熱鬧配備;1971年因插片風波而改成2片同映,渡過了低潮也找到新商機,二輪電影的經營模式一直延用至今。 吳俊誠經理從6歲踏入全美戲院後,除了愛上電影,更執迷不悔的為老戲院找出路,如改造戲院的舞臺注入表演,相聲瓦舍、金曲歌王謝銘佑等都曾在全美或今日戲院登臺演出;此外全美也提供文化單位辦影展,與電信業者合辦棒球實況轉播等,努力的讓戲院不被時代所淘汰。 全美戲院近年來除積極注入新創意外,仍保留早期戲院的手繪看板,以及沿街播放電影資訊的宣傳車模式,其中國寶級顏振發畫師為每1齣電影所畫的手繪看板,早已成為全美戲院的亮點外,還與顏畫師合作推出「全美今日戲院手繪看板研習營」,希望培養接班人以保留這項傳統電影產業的文化。 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表示,「全美今日戲院─臺灣70年的老戲台」講座,為本校USR計畫團隊深耕神農街與串接五條港各港道職匠文化傳播的展現,也開啟計畫團隊與全美戲院的合作之門,相信不久的未來能看到計畫團隊與全美戲院一起合辦活動,共為文化傳承與在地創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