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開心的在製材所園區參加吹泡泡活動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阿里山林鐵已具百年歷史,更是許多鐵道迷的珍愛,阿里山林鐵不同於臺鐵、捷運或高鐵等運輸系統,除了運輸功能更承擔林業文化保存活化之重責。1912年通車以來,因應自然環境與時代變遷,建構出人與自然長期互動的軌跡,百年時光持續動態營運,價值珍稀。回到百餘年前,在1912年阿里山林業鐵路通車,之後1914年嘉義製材所亦完工啟用,當時匯集歐美最先進的設備,幾乎全自動化的製程,因此有了「東洋第一製材場」的美譽,也造就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帶動嘉義地區繁榮興起,林森路2側當時幾乎都是木業行,嘉義約有1/10人口從事木業相關行業,因此又被稱之為「木材之都」!
嘉義製材所的發電中心-動力室
採漸進式乾燥法的乾燥室
吊運木材至矚木場的天車
「嘉義製材所」內共有12棟歷史建築,雖停止製材至今已50餘年,但園區許多建物及設施依舊保留下來。目前已陸續完成動力室、鋸屑室、辦公室、乾燥室、焙房、機具工廠、手編工廠7棟建物整修及森林之歌入口意象、周邊景觀綠美化,也能讓後人有機會能一窺這木材產業遺址,其中遺址中,還包括2016年才發現──半世紀底藏的地下遺構,兼具建築、林業及自動化生產的珍貴文化資產。
有別於傳統式的封區整修方式,製材所建物修復期間,即考量在兼顧參訪安全與施工作業下,分別邀請建築、林業、文資、文史工作者,探討製材所的建築與產業文化價值;再搭配林鐵主題列車行程,由導覽員引領漫步參觀,更深入認識阿里山;2018年起再開放民眾上網預約導覽解說,方便入園參觀。
製材所的環境設施處處有巧思,樹齡800年的紅檜風倒木平放在曾服役於阿里山林業鐵路的運材平甲車上,喚起人類對大自然的肅敬;為解決通過狹窄彎曲隧道的運輸困難,所研發的轉向橫樑,展現臺灣林業智慧;乾燥室旁的鐵輪牛車,述說著牛隻和板車也曾經是運材的重要功臣;民眾甚至可嘗試在園區內尋寶,發現陳澄波先生筆下繁華的「木材工場」;曾經高達1萬6千坪的貯木池、洗衣池、釣魚池所在地;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電線桿;或是仔細觀察動力室外的排煙道遺構,以及高聳入雲的煙囪地標…探尋各自透露著哪些時代的建築痕跡。
雖然全國唯一且效率特佳的九呎帶鋸機、可移動並省時省力的臺灣檜木天車、火力發電用的渦輪機與發電機等,雖然都已佚失,但在場內依然保留原有空間,希望透過對外公開展示,能尋回相關訊息,有朝一日可以重回製材所典藏展示。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成立週年慶
昨(6/30)適逢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成立週年慶之際,嘉義製材所在眾人的期待下,以「文資保存零距離」為目標開放入園,日後園區內仍將持續進行文化資產修復工程,嘉義製材所開放前半年,暫不收費。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每週一、二及農曆除夕休園)。另外,週六及週日上午10時及下午2時各有一場免費導覽;其他時段則另提供上網申請付費解說員服務。除此之外,園區亦將不定期舉辦DIY課程、藝術及文化課程、展覽及木業文化市集等!相關訊息可至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官網(https://afrch.forest.gov.tw)查詢。
圖片: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