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如常」付出不求收穫,終將看見陪伴的力量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6.25 00:04

撰文╱慈濟基金會提供
攝影╱慈濟基金會提供

志工。

有一群默默無名的人們,在被遺忘的台東角落裡,傳遞著最真實的溫暖,給獨居老人、失親少年、罹癌志工、還有跟困厄生命搏鬥的人。

他們的信念是,將苦難視為如常,無悔付出,直到生命最終。

因為愛是折返跑,豐富他人必將豐富自己。

導演歷經一年半的在地紀錄,一戶戶的拜訪、互動、在拍攝長度長達七千多個分鐘的影片中,紀錄多組人物,他們超過五百年的歲月時光。也真實刻劃志工所面臨的挑戰與苦樂,見證了陪伴的溫暖,互助的力量。影片中的人物,有些已經不復存在,但他們所傳遞的溫暖,已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延續。

【謝欣志導演】
台灣新生代紀錄片導演,1999年以個人16mm 作品《後院》獲得「金穗獎」優等短片;2009年,所導的「福爾摩沙的指環」、「四川地震週年紀事」雙項紀錄片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最後以「福爾摩沙的指環」獲獎。2010 年以紀錄片「奔流」、2017年以紀錄片「闖蕩」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與導演陳芝安,合作已邁入第十年,以二年一部紀錄片的速度緩緩前行,他們相信,時間才能裝載時代痕跡,敘事才有機會表達看法。

【陳芝安導演/製片】
2016年導演安寧病房紀錄片「餘生」,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2017年臺商紀錄片「闖蕩」獲得勞動金像獎優選,並為金鐘獎的常勝軍,「地球的孩子」榮獲最佳兒童節目獎,「沒有黑板的社會課」連續兩年入圍最佳綜合節目獎。長期關注各項社會議題,包括:中國農民工的兩難、台商在大陸創業的失心瘋、為土地抗爭40年的客家人、安寧病房的生命流逝,以及透過實踐、尋找生命意義的志工,並將多年的拍片經驗出版為《一雙紀錄片的眼睛》。陳芝安認為:紀錄片是我們最熱愛的文體,它型塑了我們的世界觀,也讓我們有機會發揮影響力。

相對現今冷漠的社會,個案們的真實告白眼淚,訴說著另一種愛的表白。6月28日請大家與家人、朋友進戲院觀看這部真人實事的感動紀錄片《如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