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體質調理 中醫養生」偏頗體質─濕熱、血瘀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6.13 09:04

撰文/吳燕萍、許雅婷、李昌狄
審訂/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 陳建霖主任、許雅婷醫師、李昌狄醫師
每一個人的體質各有陰陽、濕熱、虛實的不同,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分享因應八種偏頗體質的養生法,只要留心身體的變化,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適當調理,即可免於因體質所造成的身體不良影響,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偏頗體質「濕熱」─內外除濕,均衡營養

要理解「濕熱質」,可以用一種情境想像的方式 — 在盛夏時節要去教室上課,剛好碰上下雨又忘記帶傘,全身溼答答的進入教室後發現教室沒有空調或電扇,門還關得緊緊的,這時身體會是怎樣的感受呢?這就是濕熱質表現的特點:易生皮膚病、心煩氣躁、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其中皮膚病的特徵,往往是紅癢(中醫說「有熱」)且帶水泡膿皰(中醫說「有濕」),膿皰的位置多在面部(體內火往上燒)與陰部(水往下流),所以臉上會長很多青春痘,男性則可能陰囊濕癢、女性是白帶增多。

濕熱質的造成因素,可能有外在與內在兩種,也常常是兩種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在因素就是氣候與環境,內在因素則是體內的痰濕,如果體內本就痰濕重,加上外在環境悶熱,又或者常常喜歡吃燥熱的食物,就可能漸漸延伸出濕熱質的特性。所以想改善濕熱質,首先就是要「除濕」,這部分又可分為「除內濕」與「除外濕」兩方面,兩者通常要同時進行效果才佳。

除內濕,同「痰濕質」養生所述,避免食用甜膩或過油的食物,顧護脾胃;情緒上要調整成不要思慮太過及易怒,並養成運動習慣。除外濕則要注意環境,太過潮濕時應適當使用除濕機;夏日要穿透氣的衣物不要悶住身體;運動或勞動後一定要擦汗清潔,並適當補充水分。又為了避免熱的部分加重,要減少食用容易上火的食物,像是酒、辣椒、堅果、龍眼、烤炸類食物;睡眠要規律且充足;情緒應盡量平和安穩;必要的時候使用空調或風扇,減少身體過熱而不斷排汗之狀況。

最後還是要提醒,飲食調養的相關建議,基本上只能提供一個大方向、大原則,簡單說就是均衡營養,多食用自然食材,並減少過度調味烹飪如辛香料、油炸燒烤等。

 

偏頗體質「血瘀」─活血化瘀,注意保暖

小美正值花樣年華,青春無敵,可是她從初經就開始了痛的旅程,每次月經來的第一、二天,小腹常悶痛到需要吃止痛藥,且血量多,還有血塊。媽媽帶她去婦產科,經超音波檢查但沒有明顯異狀。

小美是偏向「血瘀質」,「血瘀」指的是血液運行不暢或體內有瘀血,可能是先天原因或是病程日久造成,表現出面色晦暗,皮膚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暗淡或紫;身體常有疼痛,女性多見痛經、閉經,或經血中多有血塊,或經色紫黑有塊。

飲食可選擇溫經活血的食物,如:山楂、紅糖、黑豆、黑木耳、薑黃等,改善血瘀質,減緩血瘀帶來的不適。山楂紅糖湯是不錯的藥膳,用山楂十枚,沖洗乾淨,去核打碎,放入鍋中,加清水煮二十分鐘,調以紅糖進食,味道酸甜好入口又可活血散瘀。穴位按摩建議手臂內的內關穴、膝蓋附近的血海穴,都具有活血的功效。

生活起居方面,要避免天氣冷熱交替、變化大時帶來的筋骨痠痛,要注意保暖,可以熱敷痠痛的部位;避免久坐,維持同一姿勢的時間太久,氣血循環不暢會加重血瘀帶來的痠痛不舒服,另外正常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平和的心境,可幫助身體狀態趨向好的方向發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