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體質調理 中醫養生」偏頗體質─陰虛、痰濕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6.13 00:04

撰文/吳燕萍、許雅婷、李昌狄
審訂/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 陳建霖主任、許雅婷醫師、李昌狄醫師
攝影/范宇宏
每一個人的體質各有陰陽、濕熱、虛實的不同,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分享因應八種偏頗體質的養生法,只要留心身體的變化,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適當調理,即可免於因體質所造成的身體不良影響,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李昌狄醫師說飲食及缺乏運動導致的肥胖是現今常見的健康問題,中醫的角度來看最常見的就是「痰濕質」。攝影/范宇宏

偏頗體質「陰虛」─養陰清熱,輕柔和緩
「已經好幾個月,我的月經不順,愛來不來的,最近四個月都沒來了…」林小姐在診間跟醫師說了她的煩惱,也猜是不是更年期來了。中醫師為林小姐把完脈後,了解她近日的狀況,偶爾會潮熱盜汗,晚上睡覺會熱醒,即使十幾度涼爽天氣,她睡覺還要吹電風扇,睡眠品質也變差,很淺眠。
判斷林小姐屬於中醫的「陰虛質」,陰虛是體內津液精血虧少的狀態,多數體形偏瘦,其體質特徵是手腳常烘熱,面色潮紅、有烘熱感,容易口乾舌燥,喜歡冷飲,眼睛乾澀、視物昏花,大便乾燥,也有眩暈耳鳴、睡眠差的狀況,個性偏急躁。
陰虛質的保養關鍵在於「養陰清熱」。飲食方面要避免烤炸、辛辣等上火的食物,減少甜品飲料,多喝水,多吃養陰的食物,如梨子、山藥、荸薺、蓮子、百合、木耳、銀耳、枸杞、蜂蜜等。
至於穴位按摩及針灸,下肢的太谿穴、照海穴,用手輕輕揉按,或是洗澡時用熱水沖這些穴位,都可以達到效果;若是有睡眠問題,頭頂的百會、四神聰穴,手腕的神門及內關穴,頸項的安眠穴等,不需要太大力,甚至手掌摩擦即可有效調理。
生活習慣及運動的調整,也對改善陰虛質有相當大的幫助。陰虛質的人,本身體質已燥熱,不宜再做過於激烈的運動,可選擇輕柔和緩的運動,避免大量流汗。生活上,保持輕鬆的心情,不過度煩惱,不輕易生氣,培養釋放壓力的興趣,每天要有規律並充足的睡眠,睡前避免刺激性的飲食。
偏頗體質「痰濕」─減油戒甜,心平氣和
五十多歲的周先生,中年後身形漸漸肥胖、頭頂毛髮也慢慢禿了,尤其是有個大肚腩,外形符合「痰濕質」,再加上他說自己很容易流很多汗,什麼事都沒做也覺得很累,的確就是痰濕質的特徵。
「現代人因為飲食取得的便利性,且多數缺乏運動習慣,所以肥胖是當今非常常見的健康問題。在中醫的角度看來,最常見與肥胖相關的體質,就是『痰濕質』。痰濕質的特點,包含了體型肥胖且腹部肥滿尤甚;油光滿面,汗多且黏,口中痰多;容易困倦且多為早上八九點;容易脫髮、胸悶等。簡而言之,就是『重而不清爽』的感覺。」李昌狄醫師說。
痰濕堆積的背後,往往也代表著身體的「脾氣」已然不足。中醫講「脾氣」的足或不足,不是一般人講的脾氣好或不好。李昌狄醫師分享:「在中醫的觀點裡,『脾氣』能將吃進來的食物與水分消化代謝,轉換成可用的能量;一旦脾氣不足,不能轉換或運化的飲食,就會變成『痰濕』堆積在身體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痰濕質的發生。」脾氣不足,或者說脾氣虛,常見表現有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脹腹滿及排便稀軟不成形等。
造成脾氣不足的原因,常見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飲食不節制,另外則是情緒控管不良。痰濕質的養生方向,首先, 要減少食用太油或甜膩的食物;再者,要隨時注意觀照自己的心,如果發現自己思慮煩惱不止或憤怒快要發作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去做出調適。李昌狄醫師提醒:「以中醫的角度來說,心火生脾土,心主血脈,讓心旺盛了,脾氣功能自然也會強健。」
養生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的習慣養成,單純依賴藥物或其他醫療方式都是不夠全面的。如果能做到在生活中飲食健康、情緒平穩、運動充足、睡眠規律, 相信不管是哪種體質偏向,都能漸漸改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