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聰明吃素完整掌握! 陳士源醫師點出關鍵原因

獨家報導/ 2019.06.12 17:05

製作人:社長 張淯|文:林淑妙、張澔軒|圖:林淑妙|核稿編輯:林淑妙|責任編輯:陳煥鈞

對於究竟要吃素還是吃葷的問題,長久以來一直爭論不休。據外媒報導,美國好萊塢影星布萊德彼特曾多次因餐桌上的肉食,跟前妻安潔莉納裘莉發生口角爭執;而英國皇室哈利王子的妻子梅根懷孕,甚至她希望小王子出生後也跟著茹素,此舉據傳也惹得英女王不開心。

飲食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及正常功能運作,但現在卻為了「吃」的問題不僅吵不停,甚至牽扯到畜牧、養殖業對環境、空氣汙染……等讓地球造成巨大的傷害;究竟我們應該要建立什麼樣的飲食觀,才能既養生又環保?我想,這才是大家應該關注的焦點。

東西方對於飲食抱持著不同的觀點,因此,《獨家報導》邀請陳士源中醫師來跟大家談,從他中醫的角度及自己的飲食經驗中,分享如何吃得養生又環保。

醫的書籍、理論並未提及素食或是葷食孰優孰劣,以中藥材來說,有所謂植物性、動物性的藥材。然而,多數中藥材之所以是素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古代吃素較方便,因此很多植物性中藥材較動物性藥材,更為容易取得。
誰說非「葷」不可?

早期中醫界為治療中風,常使用犀牛角、羚羊角作為藥材,由於動物保護法的關係,這些中藥材已被列為禁藥,但仍有其他藥材可取代,後來發現使用牡丹皮、赤芍,效果一樣好。陳醫師表示,現在很流行的阿膠,是以驢皮製成,中醫界並沒有說一定要吃阿膠才能補血,也可以使用當歸、黃耆、白芍、熟地黃等藥材,所以,藥材本身的療效是可以互相替換的。甚至以蔬果來說,蘋果、菠菜本身含有豐富的鐵,同樣可以幫助身體補充營養。

此外,很多人會選擇使用中藥材入菜,像是枸杞、紅棗、當歸、川芎在菜餚中都是很常見的,但建議適度食用。陳士源提醒,以枸杞為例,其作用可以養肝補腎、益精明目,且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鐵質,但是食用過多卻會造成下痢,也就是腹瀉,對於腸胃虛弱的人務必留意。

另外,紅棗,被稱為中醫的綜合維他命,維生素C高居水果之冠,可以護肝排毒、補氣養血、健脾益胃,然而看似好處多多的紅棗,在食用上也有禁忌,攝取過多會引發脹氣、胃酸過多。所以總結上述主要還是視個人體質而定,任何東西都要適量就好。

吃素會營養不均衡?

有些人可能擔心,素食易造成營養不均衡的現象,陳醫師強調,這個觀念其實不太正確。人體最需要的是大量蛋白質及胺基酸,像豆類含有大量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換句話說,素食者可以透過豆類攝取到人體所需的營養。

此外,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人說吃素容易導致暈眩、貧血、身體虛弱等現象,陳士源解釋,容易有暈眩的病患,個性屬於急躁,心情起伏較大的人,以中醫角度來說,這樣的人本身就有陰虛陽亢的體質;另外,貧血的患者,有些身體還有其他病症,甚至是腎臟問題,因而影響造血功能,紅血球不足,自然容易有暈眩的情況。

陳士源表示,有的素食者也都身強體壯,像很多出家法師吃素多年,也不見身有疾患,認識許多學校體育校隊的學生,他們也都是素食者,一樣長得很健康,甚至還可以跑全馬馬拉松都沒問題。陳醫師也舉出自己跟同學吃素的親身經歷,他表示,有很多想要考取醫學院的同學,在高三準備考試的時候,大家會一起發願吃素,希望能順利考上醫學院,結果發現吃素那段期間,心情比較平靜不煩燥、不容易生氣,思緒也較清晰,反而吃葷之後,心情容易煩躁,這是比較有趣的地方。

國際知名素食者印度國父甘地,曾在他的著作裡提到,食物都會有所謂的賀爾蒙,動物在被屠宰當下,恐懼、焦慮的心情會殘留體內,而我們吃下這樣的食物時,動物的情緒會直接轉移給人體,對人體造成不好的影響,這樣的論述,在許多研究中也獲得證實。

陳士源也提到,吃素,常遇到農藥、重金屬殘留的問題,這跟土壤、種植環境有關係。此外,醫學界對於肉食為何導致糖尿病的原因,尚未釐清。但根據醫學觀察所知,低脂全素飲食或以攝取蔬果為主的飲食,能顯著地降低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所以人體的健康問題不在於是否吃素,重點應該是適度的「運動」。

運動改變飲食為上策

有運動習慣的人,身體狀況不論是葷食、素食並沒有太大差別。政府目前推行「333運動法」。簡單來說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以上,且運動完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以上。這樣的做法主要是增強心肺功能,讓氣血循環變好,身體自然不容易感到疲累,就連暈眩以及頭痛也可獲得改善。

陳士源也提到,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臨床上遇過不少夫妻來到門診要求調整體質,希望能夠懷孕,但不易受孕的原因在於氣血虛弱,或是情緒壓力太大,因此,除了透過中藥調理體質、改變生活作息外,重點仍須回到運動上;有部分患者透過固定的運動習慣,結果3個月後成功受孕,甚至有許多全素者懷孕後,生下來的孩子一樣很健康,因此,這跟是否食用葷素無關。

許多人擔心吃素容易產生維生素攝取不足的問題,陳士源表示,很多蔬菜維生素含量非常高,若有維生素不足的問題,除了飲食是否均衡,最重要的一點是「烹調方式」。

觀察歐美各國,吃素風氣相當盛行,很多餐廳都有供應全素料理,食材豐富,但是大部分是以生菜沙拉的方式呈現,因此容易獲得完整的營養素。他強調,蔬菜經過烹煮後容易造成維生素流失。在臺灣,仍習慣以熟食甚至使用大火熱炒。過度烹調的狀態下,容易造成大量維生素遭到破壞;可以改變飲食習慣,偶爾以新鮮生菜沙拉攝取維生素的方式會較佳。

養生保健少量多吃素

坊間有很多吃到飽或講求「大份量」的餐廳,陳士源表示,現代人吃得太多,容易導致腸胃性疾病,造成消化不良。這些食物在體內發酵產生毒素,就容易導致過敏性體質,進而產生情緒障礙、睡眠不好,青少年過動焦慮;像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整體環境變好,飲食情況獲得改善,但青少年憂鬱、焦慮症卻大幅增加,究其原因竟是「吃太多」,也就是「營養過剩」。

陳士源建議,飲食攝取大概是七分飽就好。為什麼日本很多長壽長者?原因不在於吃了什麼,而是吃得少、多運動、修身養性、偏向吃素,睡眠充足、早睡。此外,現代青少年情緒起伏大、過動頻率越來越高,因此,醫學鼓勵多吃素藉以穩定情緒,至於營養部份,國外很多綜合維他命都是從植物萃取,可見,植物性的營養是充足的,無須擔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