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于郁金/郭騏樂/臺南報導】「認識重重無盡華嚴會,恍悟自身佛法富貴人」,為推動《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主辦2019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於9日以《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為主題,在佛光山南台別院舉行今年第13場研討會,透過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導讀、主題論壇與談人佛光山臺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及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帶領南部近650位愛書人,沈浸書香中瞭解善財童子在遊歷參訪後,受學於普賢菩薩,實踐華嚴平等思想與成就佛道的修行內涵。 首先由佛光山臺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善財53參童子把智慧帶出教室,走入人間,勉勵每個人應不忘初心,堅持到底,一念初發心就是行佛願力,更要效法善知識的精神,與人為善,行佛覺悟,腳踏實地,才能達到學佛行道的終極目標。澳洲中天學校執行校長暨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陳秋琴提及,人間佛教集體創作展現佛教無聖凡之分的精神,也是重重無盡,事理圓融,性空平等,自利兼濟的華嚴佛光平等理想世界,共同為研討會拉開序幕。 上午由妙南法師以現代語言來詮釋,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要成就如來殊妙功德,應該實踐的十種廣大行願,來導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一者、人格尊重;二者、語言的讚美;三者、結緣的實踐;四者、行為的改進;五者、心意的淨化;六者、真理的傳播;七者、聖賢的禮遇;八者、智者追隨;九者、民意的重視;十者、功德的圓滿;並提及普賢行願為修行佛法的總電源,十大願更是普賢行願品的法要,亦是華嚴經的心鑰。 如何落實人間佛教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妙南法師舉例香口沙瀰因讚嘆如來,得音聲美妙及口氣芬芳的果報,就是語言讚歎的功德。能在生活中以結緣實踐就是奉行星雲大師的「四給」,要以隨喜來對治生活中的計較。誒;法師還以自己生命故事來說明「回事向理」的真如理體。另一項更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每個人要勇於承擔「我是佛」,以自覺成佛為目標,來成就普賢行願;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劉秀勤帶領「大家怎麼說」,並邀請大家分享學習心得。 下午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陳慧芬主持,邀請與談人臺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交流分享實踐「普賢十大願」的珍貴生活經驗。 滿舟法師說,普賢十願重在奉行實踐,與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五和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實踐佛光理想世界;人的生命意義離不開對社會的貢獻,除了廣結善緣,平等尊重,更要發心立願,不忘初心,弘法奉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一切以眾生為重心;用「四給」來隨順眾生,凡事用心學習,學習柔軟彎腰,成全別人,加上集體創作的團隊精神便能成就美好的五和社會。 妙南法師表示,發願由大法界開始,修行從自己開始,每日皆要反省回向,回小向大,功德回向法界眾生。對於普賢十願每願都應以回扣不忘初心無染雜的心為出發點,我們不但為了佛教發心立願,更為了眾生學習直下承擔;致於在生活中如何恆順眾生?需要不間斷循循善誘透過大眾集體創作,以導惡入善,力行三好;導識入智,親近善法;應機說法,契機契理來引導惡習眾生,讓世界善多惡少變得更美好,以四攝妙法,來行廣大布施,莊嚴無上菩提。 妙熙法師分享,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值遇的大善知識,就是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感佩大師一生發願辦報、辦學等給人歡喜,讓人一輩子感動;對於善知識的看待,抱持「以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法師說,佛光四句偈是華嚴行願的實踐,但要善用其心,懂得隨喜讚歎,並時時繫念眾生,還以「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故事反說不善用心的惡報,做為深深警惕。 與會大眾分享日常生活中普賢十大願的修行,有人讚歎會長發心的功德及廣修供養語言稱讚,以及自身與回事向理的相應生活經驗;還有人透過懺悔業障讓自己身心得以清淨的體驗分享,及經常隨喜功德讓心意淨化增長等;大家將今日所吸收的智慧融入生活的修行中,也落實了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成為華嚴世界佛法富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