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台北報導
老屋改建危老條例10%的時程容積獎勵將於2020年5月9日到期,各地方政府都在加快腳步,例如台北市就從去年開始,進行「危老重建推動師培訓執行計畫」,培訓有志於推動老屋重建的人才,協助社區住戶整合意願。不過雙北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品嘉建設創辦人兼執行董事胡偉良質疑,這些「危老推動師」素質不一,恐怕造成更多亂象。
胡偉良表示,截止今年5月為止,全台約有7千8百多位授證推動師,但在已經報核通過的89件危老案件中,卻「很少是經過這些推動師協力完成的」。
雙北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品嘉建設創辦人兼執行董事胡偉良質疑,政府大量培育「危老推動師」,但素質不一,恐怕造成亂象。照片胡偉良提供
胡偉良質疑,許多人在不懂容積獎勵、建蔽率等專業知識的情況下,上完幾小時的課程後,就搖身變成危老推動師,四處尋找老屋屋主洽談,「其中有不少為促成改建,給予屋主不切實際的條件與期望,間接造成改建之路更加崎嶇。」
胡偉良分析,一個危老重建案整合成功至少也有2至3億總銷,中間整合者按照行規至少可以獲利2至3百萬元,但許多推動師是半路出師,只學到一點皮毛,並沒有營建的背景,也沒有建商或營造廠支撐,常常為了促成交易,給多住戶很優沃的條件,若是又兜售給經驗不足的建商,很可能導致老屋被拆除變成空地或蓋一半的「爛尾樓」。
胡偉良指出,政府大量培訓「危老推動師」立意雖好,但由於推動師沒有專業門檻限制,素質參差不齊,上完課之後就可以取得危老推動師的資格,本質上只是為了要賺取中間的獎金或佣金,就容易產生亂象。
對此台北市建管處副總工程司洪德豪表示,以台北市來說,危老重建師分為三個等級,包括「開業建築師」、「具國家證照之專業人員」,以及受過訓練的「相關從業人員」,而一個危老案件的推動,並不是由單一「危老重建師」就能推動,而是由很多人組成跨領域的服務團隊,例如從住戶意見的整合、耐震評估、重建計畫擬定,到建築師的規劃設計,以及後續的施工、銷售,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單打獨鬥。
洪德豪也強調,「危老推動師」並沒有進行任何簽證的職權,只是在協助做一些住戶意見的整合,若在推動的過程需要簽證,就要交給專業的建築師來處理,因此並不會對市場造成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