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以病為師的旅程 醫療自主權與善終權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6.09 00:04

撰文/常佑康 (臺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攝影/范宇宏

倏忽來到臺北慈濟醫院服務已經是第十四年,從醫院的啟業前到現在,首先要感恩許多「病人老師」教導的寶貴臨床經驗,印證了醫學教科書與論文裡的知識。以前使用傳統放射治療技術,治療肝癌與肺癌病人的成績並不好,和科內張秋雄組長參考國外醫學論文,發展出立體定位身體放射治療技術,克服了腫瘤隨著呼吸改變位置的難題,大幅改善了這些病人的治療成果。為了減少腦轉移病人,接受傳統全腦放射治療之後,逐漸記憶力退化甚至是發生失智症,我們以銳速刀技術,成功治療病人腦內多顆腫瘤,並保護病人的海馬迴。這些創新的想法與進步,都是為了解決病人的臨床問題,讓病人有更好的治療結果與品質。

臺北慈院開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常佑康醫師與社工師吳芳茜主任及護理師等與預約門診的民眾會談。

現在醫學突飛猛進,癌症病人有許多標靶藥物、免疫藥物、放射治療技術,因而改善了病情,令人振奮。然而,現代醫學因過度專科化,看疾病的角度也逐漸從看一個器官,窄化到一個分子或基因的層次,而有見「樹」不見林,甚至是見「葉」不見林的局限,從而忽略了人的整體性,心理、靈性、家庭與社會層面對病人生理層面的影響與互動,這是我輩醫師必須小心的陷阱。因此,在教導年輕醫師們時,我都會耳提面命,提醒他們看病人時要有「全人」的觀點,而且要好好學習醫病溝通與告知壞消息的技巧,注意病人的情緒起伏,在適當的時候,承接與同理病人的情緒,給予病人希望。

掌握了醫病溝通的能力,才能擁有進入病人內心的鑰匙,也才能真正與病人同感與同在。醫學必定有其極限,但即使極限到來,我們仍然可以繼續陪伴病人,給予真誠的安慰。我永遠記得,當我出現在安寧病房,探視我曾經照顧過的病人時,病人與家屬眼中露出的光芒。此時此刻,他們都知道身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我已經無能為力,卻總是給予我真誠的招呼與熱情的握手,這種互動是身為醫療人員才會擁有的特殊時刻,也為悲傷的家屬帶來最直接的安慰。

四年前,在醫院評鑑前一年,因緣際會成為醫學倫理委員會的總幹事,由於自覺經驗與基本概念都非常不足,內心非常惶恐,於是趕快買了一本臨床醫學倫理的原文教科書,認真地閱讀。在處理醫學倫理諮詢案件,及與臨床醫護團隊討論醫學倫理案例時,慢慢發現,其實這些案例,相當多的部分是溝通問題,如醫療團隊如何有效地傳遞醫學訊息給病人及家屬;病人與家屬也許有些看似不合理的要求,真正深層的原因是什麼?醫療團隊如果可以站在病人及家屬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感受與動機,避免落入「可以」與「不可以」的二元對立中,自然可以找出彼此都能滿意的解決方法。

常佑康醫師擔任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核心講師,希望幫助人人享有醫療自主權與善終權。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攸關每一個國人醫療自主權與善終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可以預期的是,三年後正式實施時,臨床醫療人員將受到很大衝擊。同時,也有一些醫師提出不少質疑。在擔心的心情下,我開始參加《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研討會,後來也報名了孫效智教授開設的核心講師課程。了解了這部法律的立法理念與法律設計後,發現這正是臺灣等待了很久的一部法律,於是開始在院內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幸運地,陸續獲得一些同仁認同,我們組成了一個小組,在院長的支持與張恒嘉副院長的帶領之下,終於排除許多困難,在今年初(二〇一九)《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實施之後,順利開設了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

回首這一路走來,在堅守放射腫瘤科醫師本分的同時,屢屢走上不同的路,而有許許多多的學習與收穫,尤其是在慈濟遇到明師,啟發了慧命,並學習著將佛法應用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裡,更是深覺感恩。證嚴法師教導弟子要「以病為師,轉苦成糧」,相信在未來的旅程中,還會有許多挑戰與成長,令人期待。

【本文為「人醫心傳」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