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紀錄片《祝我好好孕》上映,記述了2名特別的產婦-琬婷和詩薇,她們選擇生產的方式與台灣99.9%女性不同,希望能夠在家生產。琬婷是崇尚自然的芳療師,參與劇場演出時她意外懷孕,當她在舞臺大喊「我不要剖腹產」,現實中,她卻有個胎位不正的寶寶,在家生產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詩薇在助產師萬美麗的協助下,老公與女兒的陪伴中,溫馨迎接家中第一位男嬰,但上天卻給了她殘酷的考驗…。
這部紀錄片,讓「在家生產」的概念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不過,其實在更早之前,自由文字工作者諶淑婷就曾撰書,描述她在家由助產士協助生產的過程。
不想要「當病人」 她們選擇居家生產
惠雯與黎旭瀛和5個孩子住在淡水郊區,由於丈夫就是醫師,前4胎都由丈夫親自接生,第5胎則有助產師協助,那時4個孩子和3位女性友人陪伴在她身邊,陣痛稍緩時,惠雯能在家中來回走動,和大家一起吃點心、看影片、聊天,陣痛來襲時,朋友幫她精油按摩,惠雯笑著說,當她獨自悶在房間裡忍受疼痛時,聽到大家的笑聲,只想著要趕快舒緩,重新加入這場生產派對。
綺文則是在41歲時,在助產士、先生和多名好友陪伴下,在家中順利生產,從破水到順利生下小孩,產程長達6天,中間幾度差點熬不住,想到醫院生產。何況那是2003年,當年調查台灣僅有200人選擇在家自然生產,婦產科醫學界並不鼓勵在家生產,考慮到生產過程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或是生產意外導致胎兒發生窘迫、胎便或缺氧等問題,居家生產實在太冒險。
綺文不這麼認為,她在懷孕期間,所有產前檢查都由婦產科醫師執行,生產過程也有合格助產師在場,她想要的不過是丈夫全程陪產(在13年前並非所有醫院都允許),希望產婦能多一點自主權。
台灣女性越來越不會生孩子?
今日台灣剖腹產高達3成,每10名產婦就有3人被剖開肚子取出胎兒,聽起來是不是很驚悚?就現代醫療科技的角度而言,剖腹手術是救命的資源,但是如果每3個新生兒就有一個需要透過這樣的手術而誕生,無疑是譴責台灣婦女愈來愈不會生孩子?懷疑環境太糟導致胎兒愈來愈異常?還是醫療化的生產環境必須被檢討?諶淑婷認為答案是「以上皆是」。
目前台灣有7成的生產在醫院進行,3成在診所,僅有非常少數的產婦,選擇在助產所或由助產師進行居家分娩。在醫院和診所生產的女性,無論再健康也必須換上病人服,進產房前及產後恢復期間,必須和其他陌生人共用空間,也不見得有機會靠著走動、按摩、使用產球、淋浴等方式來減緩陣痛。最常見的流程,就是退貨、催生、打減痛、壓肚子、剪一刀,卸貨完畢。
「這樣的生產經歷,如同男性當兵,媽媽們總是能說個不停,有些慘痛的記憶根本沒比當兵好到哪裡去,」諶淑婷描述。
先進國家仍有不少的「助產士(師)」
與進醫院「打仗」不同,在家生產是由「助產士」在旁協助生產。其實,過去接生的工作一直是由「助產士」負責,一直到1970年代,醫師接生的比例才首度超過了助產士,過了半世紀的今天,多數人都以為助產士是歷史名詞,並認為助產士接生是落伍又高風險的「反智行為」。
但其實,日本、澳洲、丹麥、法國、瑞典、紐西蘭、英國仍由助產師執業(且不是少數),台灣人也跟著關注的英國凱特王妃,連2胎都是助產師團隊在醫院負責接生。
與醫師不同 助產士講究的是「慢」的技術
許多國家的婦產科醫學會都呼籲,會陰切開術應該在產程出現「緊急狀況」時,例如:胎兒過大、產婦筋疲力竭、胎位不正、需要產鉗或真空吸引輔助生產等等,由醫師臨場判斷採取的應變措施,在台灣卻因為產科人力不足無暇等待,成了生產的「常規步驟」。無論是頭胎、第2胎或第3胎的產婦,幾乎都省不了這一刀。
但是,助產士的接生技巧就是「慢」,如何在胎兒娩出前按摩會陰,分娩時適度保護,讓會陰不在生產過程裂傷,是助產士引以為傲的技巧,而現在產科醫師重視的是縫合技術,這項差異顯露出助產和產科生產業務,在生產理念上的根本差異,因為助產師只能接生自然產,沒有產科醫師拿起手術刀的職權;可惜的是,這項技術在醫界並不受重視,也沒有成為助產師接生的社會優勢。
醫生負責生孩子是「政治、金錢因素」?
讓助產士邊緣化的關鍵是1964年實施家庭計畫,在5年內,台灣婦女裝了63萬5千多個子宮內避孕器。台灣主導家庭計畫的「中華民國婦幼衛生協會」,成員多是婦產科醫師與公衛界人士,沒有助產士。更明文規定,只有醫師才能裝這種侵入性醫療器材,助產士要做,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產科醫師維護婦女健康」的重要性逐漸被確立。
1969年增額立委選舉,台灣省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基福在首屆增額立委的選戰中勝出,「送醫師進立法院」讓相關醫事法令的制定,形成以醫師為中心的制度。
雖然到了1999年,當時的衛生署取消「助產人員在醫院必須要在醫師的指導之下才能擔任接生工作」,看似將工作自主權還給助產師,但在醫院工作的助產師的接生給付比醫師低,院方在經濟考量上,自然沒理由聘助產師進駐醫院。因此,「遲鈍」的助產士們,就在一波波政治、經濟的考量下,逐漸被邊緣化。
居家生產是一種體驗生命力量的新選擇
親身經歷了居家生產的諶淑婷表示,生產不是生病,產婦不是病患,女人的身體能懷孕,也能生產,這是最正常自然、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居家生產並非拒絕所有醫療科技,或是昂貴的服務或高級設備,而是一種對於生產的態度與做法,可以發生在醫院、家裡、助產所,也可能是自然產、剖腹產。重點在於透過各種方式,促使女性為生產的主體,充分發揮其能力,讓孕產成為一場充滿力量的生命旅程。
-本文摘錄改寫自大雁文化出版《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