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韋宣 戴敏全 台北】
下禮拜就是端午節了,趁著週末假日很多爸爸媽媽就帶著小孩到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提早學包粽、營造過節氣氛,現場除了常見的米粽,還有口感Q軟的客家粄粽,讓大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有吃有玩、快樂學客家文化
把粽葉折成杯狀,放入糯米、香菇、蝦米和豬肉,小朋友難得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學包粽子,表情專注地抓起,自己喜歡吃的餡料放進去。
然後再放蝦米,蝦米,對 蝦子,你最喜歡吃的蝦子。
除了大家常常討論的南部粽、北部粽,其實還有用米漿做成的客家粄粽,將米漿揉成粄團之後,搓揉捏扁、放進餡料包起來,再滾上油、包進粽葉裡,蒸熟後就是Q軟的客家粄粽了。
課程老師 范新梅:「這個粄粽,我們客家人全部靠山吃飯的,帶起來比較方便,不會說這樣漏出來,還有粄粽比較耐放,米粽比較會臭酸,粄粽不會。」
台北市客委會主委 徐世勳:「以前我們要做這種粄粽,我阿公就覺得,小朋友比較愛玩這種,會拿這麵團這樣,米糰這樣弄東弄西,小時候,我阿公就會罵人說,小朋友不知道食物多重要,不能這樣玩。」
一邊聽老師講解,小朋友一邊動手包粽,不但在製作過程中,實際體驗食物的作法,加深對端午節的印象之外,也讓過節的氣氛更活潑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