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與土地共享的耕作哲學-林建中

中央社/ 2019.05.28 13:28

與土地共享的耕作哲學-林建中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0528 13:28:00)部落的田園裡佈滿紅、黃、橘、紫色彩嬌艷的臺灣藜,彷彿召喚著部落離開家鄉久遠的族人,回到童年的故鄉。一位皮膚黝黑的青農,從這美麗浪漫的臺灣藜田中冒出,手上拿著剛摘採下來的臺灣藜,掛著爽朗的笑容說,「這是我與土地共享所產的臺灣藜,保證新鮮安全!」他是林建中,高中離鄉到臺北讀書。而今,又回到了部落。

土地對部落族人溫柔地訴說著,再如何經歷風霜的生命,只要重新踏實地回到這塊土地,生命便有了新的契機。原住民族與土地的關係,就像母親給予小孩那無私的愛,美麗且富足。林建中從小生長於部落,但對部落及原住民傳統農業卻是陌生的,就讀研究所期間,因莫拉克風災災後重建及部落牧師的鼓勵下,毅然決然的回到了部落服務,也因此開啟他對原住民族傳統作物的認識,並從中發掘原住民族傳統農耕方式的智慧與土地和平共存及族人共享收穫的文化;在部落耆老的教導下,他學會了原住民族的傳統耕作方式,與土地共存、與自然和諧。肩負著使命感的林建中,除了種植臺灣藜、小米外,也成功復育了部落已消失的原生植物,如假酸漿等,透過部落營造,活化部落生命力,重拾部落那消失已久的美麗記憶。

為要將這種部落傳統農耕方式,結合現代農業及部落族人所生產的優質食物,並讓部落傳統作物及產業讓社會大眾認識,熱愛土地與部落的他,面對部落產業分散,作物種類繁雜且均為小規模種植,林建中運用部落特性,建立部落整合生產行銷方式,先將部落作物生產面積擴大,產生經濟規模後,進而建立部落自有產品品牌,然而品牌創立之後,仍有後續的行銷問題要煩惱,除了田裡的工作,產品行銷也是林建中一手包辦,面對市面上的價格不一,林建中設立部落優質食材加工室,成本相對較高,雖然價位較一般市面上的產品高,但絕對堅持部落傳統農耕方式種植出來的產品,而且利用冷藏技術保持新鮮。

在宣傳上,也藉由小農銷售平台「悠活農村」推銷部落產品,讓客人了解到產品是如何生產,以拉近客人與部落及產品間的距離。為拓展產量及行銷通路,林建中也與部落產銷班採合作經營方式,將部落傳統農耕無毒友善栽培的作物推廣於市場,穩定部落經濟收入,同時林建中也邀集一群南迴在地有志一同的二代青年農友,開了一間-率馬企業有限公司,「率馬」為排灣族語Lima,為雙手或合作之意,透過與各部落農戶及部落產銷班採合作經營方式,生產出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運用六級化產業思維,串連南迴線部落產業發展。

林建中秉持著承擔責任、分享豐盛的精神,認為身為原住民,有責任將原住民族文化及族人種植的作物分享給大家,將部落美好的人、事、物與土地友善相處的成果,無私分享給大家,秉持扶持部落產業發展理念,輔助部落族人,共同合作生產。

「思考、創新、學習、責任」是林建中未來願景,同時他也期許有意願從農青年要持有這四個理念,在土地孕育出無數物種滋養我們,我們理應反饋土地,重新省思人與土地關係,以「人地和諧」共存的耕作哲學,謹守健康、生態、公平、分享及謹慎的生產原則,將原住民傳統農耕方式傳承下去,秉持著部落分享的理念,與社會大眾共享優質的部落食材。

訊息來源: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54894.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