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眾對於耳鳴仍有許多誤解,導致延誤就醫行為。(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耳鳴一定是腎虧?耳鳴永遠不會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耳鳴經驗,但醫師發現台灣人對於耳鳴相關錯誤迷思及觀念不少,台灣耳鳴學會今(17)日更引用最新研究發現指出,過去一般人常以為是持續性耳鳴造成人焦慮、失眠,其實倒果為因了,因研究顯示,焦慮症反而是造成耳鳴「關不住」最重要的元凶。
2019年第12屆國際耳鳴學術研討會今首度在台灣登場,邀請全球超過300位醫學專家與會,將發表超過100個耳鳴相關醫學主題,其中就有多篇台灣醫學團隊的研究。
台灣耳鳴學會理事長劉殿禎直言,常見診間提問的三大耳鳴迷思,包括「耳鳴是腎虧的表現」、「耳鳴久了會耳聾」以及「耳鳴是醫不好的」,偏偏這些錯誤觀念部分人深信不疑,導致相信坊間偏方或延遲就醫。
根據統計,國內外耳鳴盛行率相當,約14%,以台灣2千3百萬人口推計,約有322萬人可能遭受耳鳴困擾。而超過9成以上的耳鳴屬於良性,且只是短期現象。
劉殿禎强調,耳鳴是一種可透過診斷及治療而改善的疾病,儘管大部分可能是因為過敏、感冒、搭飛機、胃食道逆流等引發的短暫現象,但如果是單側的耳鳴、病徵出現短,又持續性出現的耳鳴則不能輕忽可能是疾病而導致的耳鳴,最好進一步尋求專科醫師診斷。
耳鳴不只是耳鳴,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賴仁淙說,台灣新近研究顯示,其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年期以及偏頭痛等疾病有關,成為其表現症狀之一,只要同步接受正壓呼吸器、荷爾蒙療法及藥物治療,就能同時改善上述疾病及耳鳴。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健保資料庫亦發現,有耳鳴問題的患者相較於無耳鳴問題的患者有較高的睡眠呼吸中止問題,達1.36倍。
賴仁淙指出,過去不少人也以為是長期、持續性的耳鳴,才會造成焦慮、失眠加劇,其實焦慮症狀本身才是造成腦中耳鳴開關「關不住」的原因,沒解決掉根本疾病原因,難怪耳鳴不停。
賴仁淙建議,面對耳鳴,第一步要調整生活習慣、放鬆壓力,往往症狀可以獲得改善,但如果耳鳴持續3到6個月,並已經影響到生活,則務必就醫接受診斷及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