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楊紓怡醫師
攝影/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為了讓寶寶更健康,採用母乳哺育的媽媽越來越多。今年適逢龍年,許多開心迎接龍寶寶的媽媽們,卻也面臨著哺乳的困擾,近期門診出現許多乳汁分泌不足,或是乳腺阻塞的新手媽媽,雖然對孩子充滿關愛,卻總是在哺乳時弄得身心俱疲,寶寶也無法獲得充分的營養。其實,只要掌握住幾個生活和飲食上的小細節,母乳哺餵並不難。
中醫針對乳汁分泌不足,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可搭配茶飲進行調理。
(一)氣血虛弱型:
- 症狀:產後乳汁很少甚至全無,而且乳汁清稀。乳房柔軟沒有脹的感覺,常感精神疲倦,食慾減少,臉色看起來蒼白或萎黃。
- 治療原則:補養氣血,生乳通乳
- 食療:益氣通乳湯
成分:黃耆12g 當歸10g 麥冬10g 通草6g 桔梗6g
作法:先用約1500c.c.水放入藥材齊煮,也可加入富含膠質的食材一併煮湯。
(二)肝氣鬱滯型:
- 症狀:乳汁分泌不足或無,但乳汁看起來較濃稠,而且乳汁量容易受情緒影響。會有胸悶、乳房脹痛、情緒鬱悶、飲食不振、便秘等情況。
- 治療原則:疏肝解鬱,通絡下乳
- 食療:疏鬱通乳茶
成分:王不留行10g 通草6g 鬱金10g 白芷6g 當歸10g 柴胡6g
作法:以1500c.c.水蓋過藥材後共煮,完成後可加入適量蜂蜜提味。
另外,媽媽在哺餵時,也有些小訣竅可以使用:
- 寶寶吸允和哺餵的次數越多,乳汁量也會往上增加。
- 兩側乳房要輪流餵食:等寶寶吸允完一邊自己鬆開時才換邊,下一次餵奶要換另一邊開始餵。
- 盡量讓寶寶靠在乳房上舒適的位置,不要用乳房去將就寶寶的位置。
- 如果出現輕微的破皮或疼痛,可以用少許乳汁塗在傷口上能幫助癒合。但若出現了較嚴重的紅腫疼痛或有硬塊等,就有可能是乳腺炎的前兆。此時可先熱敷,然後用手輕輕按摩將腫塊揉散,餵奶後若沒有排空完全,可以用吸乳器將乳汁清空避免阻塞,但如果出現化膿的情況,就須立即就醫。
在飲食上也要特別留意營養的補充,幫助乳汁分泌:
- 增加蛋白質、維生素、鐵質等營養素的攝取。
- 多補充富含膠質、蛋白質的水份能有效增加母乳量。成人每日水分需求是1500 c.c.至2000 c.c.,如果要給寶寶餵食母乳,水分需求量會更大,建議可以多飲用煲湯或果汁等具營養價值的飲品。
- 少食用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還有易退奶的食物,如麥芽、韭菜、竹筍等也要少吃。
- 寒涼屬性的蔬果適量即可,不建議大量攝取,如西瓜、椰子、苦瓜等。
一般來說,產後的頭幾天,新生兒的胃容量仍小,飲食上的需求並不大,但到了第二周,寶寶們的胃容量已增加到50c.c.甚至更多,加上母乳非常好吸收,所以寶寶也比較容易肚子餓,約二至三小時可以餵食一次,隨著哺餵的次數增加,乳汁的分泌也會逐漸順暢。
提醒媽媽們,哺餵母乳最好的方式是依照新生兒的需求餵食,當寶寶出現了飢餓的訊息,即可哺餵,不需要限制時間與次數。並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來確認是否已經吃飽,還是肚子又餓了,餵奶時也要放鬆心情,好好享受和寶寶的親暱時刻,讓哺乳不再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