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直被視為一種成年人的疾病,但其實,癌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資料,台灣每年約有550名兒童罹患癌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趙玉華便指出,兒童癌症高居台灣兒童第二常見的死亡原因,僅次於意外死亡。成人的癌症大多與後天的壞習慣,例如:抽煙、喝酒、肥胖以及疾病等等有關。不過,兒童癌症幾乎無法預防,主要是跟父母致癌基因的遺傳、或是在懷孕過程、嬰幼兒期間發生基因突變有關。
依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十大常見的兒童癌症依序為白血病(血癌)、腦瘤、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腫瘤、惡性骨肉瘤、軟組織惡性腫瘤、威爾姆氏腫瘤、惡性肝腫瘤及視網膜母細胞瘤。光是血癌以及淋巴癌,就佔了全被兒童癌症的4成以上。(個別癌症介紹可參考:連剛出生的嬰兒都會得癌症,孩子最易罹患這6種癌)
雖然每年僅550例新增罹癌兒童,看似不算太多,但是兒童因為表達能力較差、合作度不好,往往症狀很明顯了才發現,還有賴於父母與醫生的警覺性。(兒童罹癌症狀可參考文章:全球43%罹癌孩子未被檢出 這9大症狀父母要警惕)
兒童癌症治療效果優於成人
目前,兒童癌症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了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開刀手術切除腫瘤。越早期發現,使用手術治療便可切除乾淨,之後的化學治療只要較短期或較輕的劑量,便可治癒。
「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兒童癌症的治療成效是較成人好得多的,大多有很高痊癒的機會,」趙玉華指出。兒童對化療的耐受性比大人好,副作用也比大人輕;開刀對固態腫瘤的治療相當重要;而放射治療由於副作用較大,3歲以下的兒童較不適用。
目前台灣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5年的存活率(也幾乎與痊癒率相當)約為82%,惡性淋巴瘤約為87%,神經母細胞瘤約為60%,威爾姆氏腫瘤約為91%;因此,2/3以上的癌症病童,經過適當的治療後,都能完全痊癒而回復健康與正常的生活。
不過,雖然治癒率不錯,但是兒童癌症一旦復發,則治癒率低。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依過去經驗,腫瘤一旦復發後,一來因為有抗藥性發生,二來癌細胞已有改變,尤其是治療中的復發,預後最差。因此,能按時就醫,與醫師合作,是治癒與否的重要關鍵。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