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仁愛鄉「梅來原趣」系列活動採梅製梅DIY體驗夯   探訪部落風情正是時候

大成報/ 2019.04.13 12:47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4月採梅趣!南投縣仁愛鄉原民部落中大片原生梅林正熱鬧,鄉公所整合推出1日套裝遊程以廣招徠;不過,受暖冬影響,今年儘管梅花開得旺、但梅子收獲銳減3成,讓採梅期限縮短。鄉長吳文忠表示,國人如果想體驗採梅樂,不妨把握4月份,參加鄉公所與3個部落克服困難推出的「梅來原趣」一日體驗之旅,同時探訪部落風情,可對原住民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鄉公所指出,仁愛鄉互助、新生村有清流、中原、眉原3部落,梅樹栽培面積約4、50公頃,是仁愛鄉內最大梅區。而一向梅雪滿山谷聞名的仁愛互新賞梅專區,3、4月本該適逢青梅豐收期;但是,從去年進入冬季後、氣候偏暖,雨水又少的影響,梅花盛開率創下歷年來新低,青梅產量也隨之減少,粗估比去年減少3成以上。

為協助果農拓展市場,鄉公所積極整合部落資源,推出「梅來原趣」一日體驗之旅。不僅結合清流、中原、眉原等原鄉部落文化與物產,讓遊客追尋賽德克族在霧社事件後大遷徙足跡之際,還能親手體驗竿採青梅、手織原住民圖騰樂趣,是一趟兼具文化尋根與田園野趣旅程。

行程前,可預約9人坐巴士,由兼具遊程專業的司機在鄉間小路上接送與一路解說;部落耆老與後代傳人也會帶隊,一一訴說歷史源起與軌跡。

仁愛鄉觀光產業文化協會監事溫信德透露,「古路邦」是清流意思,清流部落居民大多是賽德克族霧社群後裔;而追溯源由,則是「霧社事件」後,族人遭到日本政府逼迫遷徙至此,至今已傳至第5代。另位導覽員是事件首腦頭目莫那魯道的旁系後裔溫枝美,解說中也提到兒時部落中的許多政治禁忌,與走出部落、再回鄉貢獻的艱辛歷程。

期間,還有平均年齡逾80歲的部落老婦以舞碼「大家一起來跳舞」迎賓,和著傳統曲樂跳出具時代背景的舞蹈,呈現部落文化的深厚與寓意。而參觀部落內的餘生紀念館時,藉由舊文物與圖片即可了解霧社事件始末,與記錄先民的遷徙歷史。

隨後探訪的中原部落,也是以賽德克族為主,沿路會發現處處都是彩繪文化牆,訴說著賽德克族傳統生活習俗;例如圖中出現頻繁的貓頭鷹,是傳說中的吉祥物,誰家喜獲麟兒、就會見到牠來報喜蹤影。走到「巴蘭生活園區」,則還保存有賽德克族的傳統建築-半穴居,具備了傳統建築禦敵防災功能。

沿途還有族人自製產銷的農產品可採購。隨著四季的不同,旅人可買到高麗菜曬製的菜乾、醃漬好的梅子、小米、栗子南瓜、放山雞蛋....等等;部落婦女的手工手環、項鍊、布品,也價廉物美。

中午享用梅子入菜的風味便當;飯後,可先體驗拉弓射箭的力道,一探族人狩獵時付出;重頭戲則是採製梅,由部落族人帶領揮竿採青梅,一一敲下的青梅,經過首道搓梅殺青功夫後,即可裝罐帶回家,用糖醃製成Q梅,頗具成就感。

村中「百年天主堂」也訴說著神父飄洋過海、陪伴村民走過無數艱苦歲月;而每位神父幾乎都精通數種原民語,為傳教添助力。教堂建築在保有西方樣貌中,也融入部落風格,駐足其中感覺特別寧靜。

有機會,還要進到賽德克部落,瞭解苧麻服飾的製作過程,菱形的花紋在賽德克族的意涵就是代表「祖靈的眼睛」,織起來也比直線的平織織法來得複雜困難;親自體驗一下族人織布的手感趣味,在機具上拿著織線一來一往穿梭間,才深知成品得之不易。批穿上部落圖騰的織物拍照,也是難得的留念。

最後一站,「眉原部落」位仁愛鄉新生村,與互助村相隔1公里,部落中多為泰雅族人,他們發揮熱情好客的天性,準備豐盛的傳統美食,包括烤魚、野生麻竹筍、野蕨菜、樹豆排骨湯等道道美味,讓人看就猛吞口水;享用美食間,還可以「練練臂力」,由族人帶領搗出的糯米糰、香Q帶勁,沾著花生糖粉入口,更是滋味無窮。種種好滋味,也總算撫慰了一天的勞動足跡,為一趟輕旅行完美做收。

吳文忠表示,歡迎來到互助、新生、中原的年度賞梅、採梅遊程,體驗採製脆梅的樂趣,還有部落社區文化的手工藝品可賞購,與各部落準備的傳統美食提供品嘗,少見的部落風情與野趣,行程非常適合全家一起玩樂。





熱門關鍵字:

旅遊美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