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早檢測、存骨本 骨鬆專家分享保骨秘訣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3.30 17:33

撰文/彭薇勻
攝影/楊國濱

    「醫師,我這一陣子以來常常覺得腰酸背痛,做點家事就不太舒服,而且常常感覺背挺不直,女兒說我駝背蠻嚴重的。」這是許多中年女性病友初次到門診時的敘述,最後經檢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骨頭不是人類身體最硬的地方嗎?家中長輩平常身子骨很硬朗,怎麼會只因為椅子沒坐好,一屁股摔坐地上就骨折了?或者只是不小心腳扭了一下,腳踝就骨折斷了?為什麼年紀大容易骨折呢?其實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鬆引起的。花蓮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葉光庭主任3月30日下午,以深入淺出的臨床小故事,帶領民眾輕鬆認識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老化後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更是更年期後婦女健康問題上的隱形殺手。葉光庭說,由於骨質疏鬆初期及其疾病進程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像是在診間經常遇到停經後婦女平時身體狀況穩定,但一不小心走路跌倒、屁股著地造成髖關節骨折、彎腰抱孫子或打個噴嚏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後,才開始正視自己骨質疏鬆症的問題。

    骨頭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三十歲以前達到最高峰,之後即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原本緻密的骨頭變成中空疏鬆。葉光庭說,骨質疏鬆就是人體在老化的過程中「流失的骨質超越了骨質的新生」,進而導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其中常見的症狀為背痛、駝背、骨折,或患者常會因脊椎的不適而引起腸胃不適,便秘及呼吸問題。若情況劇烈的話,骨鈣質流失、血鈣增加,還會導致患者有腎結石等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則早已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疾病。不只是更年期婦女,就連男性也會面對骨質疏鬆骨折挑戰的危機。根據統計,骨質疏鬆症五十歲以上的盛行率男女分別為約為兩成五及四成,而五十歲以上的骨折機率則為男性兩成、女性三成。目前常見骨折好發部位為手腕關節、脊椎骨、髖骨是三個最容易發生骨折的地方,其中又以脊椎和髖部骨折傷害最大。以髖部骨折為例,一年之間女性死亡率高達15%,相當於晚期乳癌死亡率,實在是不可輕忽。

    衛福部公布資料顯示,老人髖骨骨折後,約40%無法恢復行走能力,約20%在六個月內死亡,而發生第二次骨折的機率高達50%,但因骨鬆症狀難以察覺,患者往往在跌倒造成骨折後才前往就醫,影響生活品質,也易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葉光庭建議,骨質密度檢查結果,正常的骨密T值應該大於-1;若是介於-1與-2.5之間,表示有骨質流失的狀況;小於-2.5就很可能有骨質疏鬆的問題。

  骨質疏鬆除了與年齡有關外,更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飲食習慣採取高鈣對骨骼的健康尤其重要。葉光庭提醒民眾,要保骨本「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很重要。除了醫療協助之外,許多長者常常會被勸說要補充營養品來「養生」,但其實適量的運動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而運動加上曬太陽,可以讓人體自身製造維生素D3,促進鈣質的吸收,是預防骨質疏鬆最天然無負擔的方式。飲食中選擇富含鈣質的乳製品,還要避免抽菸、喝酒等習慣,如果是茹素者,也可以透過海帶芽等深色蔬菜來補充。

    如果已經有骨質疏鬆或已經發生骨折,這時要用飲食或運動來補充鈣質已經緩不濟急時,建議與骨科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等等。葉光庭表示,目前已有不同的藥物能預防停經後婦女骨鬆現象,如雙磷酸鹽、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而根據國外文獻資料研究顯示,調節女性荷爾蒙受體的藥物不僅能有效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也能使骨頭恢復停經前的活性,安全性佳;不過葉醫師補充,治療骨鬆前需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確認患者自身狀況,才能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現場參加的許多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葉光庭說,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之後,骨質疏鬆症是高齡化社會應更加重視的慢性疾病,因此建議女性65歲、男性70歲就可用健保給付定期至醫院進行骨質疏鬆檢測,提早保骨顧健康,才能降低跌倒發生的機率與危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