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瑞明/台北報導)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報告,癌症只有5-10%和遺傳基因相關,主要是與患者的生活環境, 生活型態, 飲食習慣等有關。身心健康的人,體內的細胞組織生存的環境與運作是維持在正常平衡的狀態。但在長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的壓力下,容易造成體內的慢性發炎,某些細胞組織的微環境的失衡惡化,使DNA受損細胞修復無力,免疫亦失去抑制的作用,允許癌化細胞的發展,進而導致腫瘤癌症發生。 衛生福利部2018年9月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以下稱特管辦法),特管法通過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6項細胞治療,其中「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備受矚目,為台灣癌症治療開啟新的里程碑。季匡華醫師在「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新書裏提到「醫療有限而自癒力無限」、「細胞醫療是個人化的醫療,也是未來癌症治療的走向,細胞醫療結合激發免疫反應的電熱療,必有其未來的醫療角色。」對於癌症學提出「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為治療癌症新的思維,來實現「自己的癌症自己救」的目的。 季匡華醫師,認為癌症治療需依個人病情及身心生活型態的狀況,整合個人化,以免疫及激發自體免疫思維的治療計畫,及身心生活改變的規畫是有其必要性。季匡華醫師以「自己的癌症自己救」一書盼更多人受益。另外,書裏也羅列出如何有效的管理個人化生活醫學面向,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營造健康微環境,進而提高癌症治癒率。 圖說:季匡華醫師(右)、健康顧問Andrew Nicholls(左)。 圖片: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