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夜半鼓聲 魯賓拆解百年經典戲劇

民生@報/ 2019.03.07 17:50

【文/陳小凌】年僅33歲的德國導演里斯多福‧魯賓是當今歐洲炙手可熱的新生代劇場導演,2018年柏林戲劇盛會十大節目之一的《夜半鼓聲》,將在2019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3月8日至10日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德國導演里斯多福‧魯賓與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陳小凌攝影。

 

兩度被德國權威劇場雜誌《Theater Heute》選為年度最佳新世代導演,以截然不同並靈活的導演創作手法引人注目。《夜半鼓聲》為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於1919年的創作,是他生涯中的第二部劇作,第一個搬上舞台的作品。

 

魯賓說:「我選擇布萊希特《夜半鼓聲》,是想探討當中的主題:我們願意犧牲多少個人幸福,去換取一點改變世界的可能?又或是主動參與政治革命、奉獻自己給國家社會?」。他認為這個永恆的矛盾,在100年前充滿意義,100年後的當代更是如此。

 

事實上,布萊希特在寫該劇本時,也曾掙扎如何為《夜半鼓聲》寫下結局。因此,除了保有原布萊希特的放棄革命,投奔愛情結局版本外,魯賓更提供另外一個背棄愛情,投奔革命的結局版,讓觀眾有機會思索另外一種可能性。

 

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於1919年創作出《夜半鼓聲》時並未成名,幾經波折後,終於在1922年受到當時慕尼黑室內劇院藝術總監法肯貝格賞識,在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演出後獲得觀眾熱烈喜愛,更奪得德國最重要文學獎項--克萊希特獎(Kleist prize)。從此布萊希特一舉成名,成為劇院的戲劇顧問和駐團導演,並且有機會開始發展他一系列的戲劇理念,進而提出戲劇理論「史詩劇場」,以「疏離效果」的劇場手法使用,從而改變了世界劇場的發展,影響劇場深遠。

 

布萊希特提出的理念與表演方式,早就成了現代劇場的一部份,魯賓在《夜半鼓聲》中,更將時間軸從1922年一路推展到現在,並進一步轉化合成,變成個人化的反思。

 

劇中第一幕呈現出來的世界異常詭異,彷彿與時間脫節,因為我們看到了一個家庭,有父親、母親、女兒以及未婚夫等人,但他們的世界就只侷限在四面牆壁中,每人所說的每句話,都符合他們在那個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應有的形象,這是一個規則清楚、疆界明確的世界,如同1922年當時首演所呈現的世界。這樣的世界原本可能一直延續到永遠,但後來,外來者突現門口,這個世界就開始出現裂痕,於是歷經一幕幕的過程後,原來的世界開始崩解,到徹底毀滅,甚至完全清空,呈現出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甚至南轅北轍的新世界。

 

魯賓在開頭為了製造出近百年前的演出狀態,讓演員聽著當年的錄音,想像當年在劇場內的呈現模樣,再慢慢加入其他角色,拆解百年前的氛圍,慢慢的進入當代,甚者進入未來場景,表徵人類世界的進程。

 

「當觀眾知道了兩種結局之後,他們會不會去想『第三個』他們自己更喜歡的結局?因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充滿各種不同解答。」魯賓這樣說。因此,在台北的演出,將於3月8日演出布萊希特結局版,9日演出魯賓改編結局版。而10日的版本兩廳院特別邀請觀眾網路票選,呼應布萊希特的觀點,也讓觀眾表達想法參與其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