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社群媒體成癮!研究:重度使用Facebook者決策力受損 程度堪比吸毒者

匯流新聞網/藍 立晴 2019.01.14 16:25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在剛落幕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精神與心理健康成為了焦點之一。過去幾年來,包括蘋果與Google等手機巨頭皆紛紛在各自的作業系統中推出了相關工具,試圖讓人們檢視(或減少)過度使用手機的習慣。近日一項研究指出,對社群媒體成癮有可能導致決策能力受損,程度甚至堪比吸毒者。

據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導,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近期發表在《行為成癮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中的論文指出,對社群網站沉癮的網路使用者,其行為特徵與吸食古柯鹼或海洛因的人們相似。

研究人員先是請71名參與者填寫了Facebook成癮量表,接著請他們完成「愛荷華賭局作業(Iowa Gambling Task,IGT)」。IGT受試者需要在遊戲中的4疊虛擬牌中做出選擇,這項選擇可能導致受試者輸錢或贏錢,贏越多者勝,受試者將被告知,有些牌比其他牌更好,如果他們想要做得更好就要避免壞牌、選擇好牌。

然而由於牌點大小與是否贏錢無關,有些受試者可能會依靠「直覺」做出選擇,有些受試者則會試圖找出規則。而情緒會將輸錢、贏錢的感覺記錄下來,這又被稱作「軀體標誌(somatic markers)」,當受試者無法以邏輯判斷時,大腦便會依照軀體標誌做出決策,而大腦前額葉受損的病人並沒有這項功能,因此決策力低落。

研究人員發現,在Facebook成癮量表中那些自稱過度使用社群媒體的人們,其IGT的表現比同齡人更差,他們頻繁地選擇那些可提供即時收益,但最終可能導致虧損的「壞牌」,在有足夠時間得以觀察牌組模式、並知道哪些牌組可能具備最大風險時,這種差異又更為顯著。

IGT目前已被研究於大腦前額葉受損患者以及海洛因成癮者上,但將其與所謂「社群成癮」相互連結則是前所未有的,儘管其研究範圍仍非常狹窄,但可望促進未來有更多研究投入。

「應像香菸行業一樣受管」 看看科技大佬們怎麼使用自家產品?

儘管「社群成癮」相關疾病尚未被紀錄在冊,但目前已有多項研究提到,重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尤其是社群媒體功能)會對神經質、自尊、衝動、同理心、自我認同、自我形象造成負面影響,智慧手機亦被認為與睡眠問題、焦慮、壓力、憂鬱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關聯。Salesforce執行長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認為這項現代病相當嚴重,還提出了社群媒體應當像「香菸」行業一樣受到監管的想法。

除了科技巨頭近年紛紛推出數位健康管理工具,各國政府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例如法國已著手立法規定16歲以下孩童在註冊、使用Facebook時得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全面禁止小學、國中學生帶手機上學。

智慧手機或者社群媒體Facebook或Twitter等,對我們造成的影響真的如此重大嗎?看法或許因人而異,但我們可以看看這些產品的「創造者們」使怎麼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的。


《衛報》記者Alex Hern曾撰文討論社群媒體成癮問題。 在報導中,Alex Hern指出社群媒體龍頭Facebook的創始人兼CEO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並不像我們一般人使用Facebook一樣使用自己的產品,他擁有一個12人的團隊來替他發文、回覆或刪除評論,甚至該公司的主要管理人都沒有所謂「正常的Facebook帳號」存在。

此外,蘋果CEO庫克(Tim Cook)在受訪時指出,自己雖然沒有孩子,但有一個姪子,並表示他「不會允許自己的姪子碰社群網站」;已故的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在iPad發布後,也在受訪時表示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靠近iPad,並會在家中限制其使用科技產品。

或許你可以不同意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應該受到管制,也不覺得自己已經對社群媒體上癮,但或許可以想想為什麼創造出這些產品的人們反而遠離了它們。

消息來源:TechCrunchThe Guardian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Facebook應像香菸行業一樣受管制」社群媒體成癮引起重視

人機一體不好嗎?來學習「和手機分手的智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