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國內學童早餐因消費習性的改變,大部分皆為外食居多,且早餐食材的來源大部分皆為進口,也間接造成國內農產品產銷失衡的問題,故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希望從推廣優質早餐文化開始,讓「食在地、用在地」的食農精神可以從小深耕在學童的心中。 配合農糧署大糧倉政策推動,鼓勵農民二期稻作休耕轉作雜糧,提升農友收益,活化休耕農地,本著回饋鄉土推廣國產雜糧及米食文化的初衷,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與雲林縣南和合作農場共同推動國產雜糧復興運動,於元長鄉客厝國小舉辦食農教育推廣會,活動當中採用台中沙鹿區果菜運銷合作社所製作的國產非基改大豆豆漿與採用國產米製成的碗粿,當作是小朋友的早餐,推廣進校園早餐供應鏈,帶領全體國民能夠進一步體認,要復興國產雜糧還有推廣米食文化就從「食在地、用在地」的飲食文化推動開始。 雜糧基金會董事長林源泉指出,國產大豆的安心與促進在地農轉型所帶來的邊際效益,是進口大豆所無法比擬的,然而在價格的競爭上長期國產大豆處於劣勢,必須要有一個穩定且願意支持的通路來打頭陣,幫助農民在一開始種植的時候可以有一個穩定消化的管道,透過食農教育的推廣讓在地學童來採用,既可以照顧學童健康亦可以幫助在地農業發展,取得雙贏。 農糧署中區分署長王安石表示,國人飲食西化,食用國內米食的比例日漸下降,為了扭轉這種現象,發揮食農精神,只能從小扎根,讓小朋友充分體會國產米食及國產雜糧的優點,養成「食在地、用在地」的觀念,不但能減少食物運輸的距離,提升環保,又因國產農作物具備非基改的特點,避免基改作物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希望大家共同食用,共同推動。 立委蘇治芬則說明「食在地、用在地」可具體落實在生活中,大家在路邊常見的農田生產的農作物,透過煎煮炒炸,從早餐開始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不僅食物健康安全,還能促進親子天倫,也呼籲在座的家長及學子們多多食用國產農產品。 圖說:農糧署與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舉辦食農教育推廣會,讓「食在地、用在地」的食農精神可以從小深耕在學童的心中。(記者陳昭宗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