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懶人包 / 在沒有 99 月租體驗方案後,光陽 Ionex 月租方案是否划算?

滔新聞/跳跳虎(蔡漢威 / Hon-Wai Choy) 2018.11.21 16:57

光陽(KYMCO)在推出 Ionex 車能網首款新車 New Many 110 EV 時,曾推出首年一顆電池每月 99 元的「99 月租體驗方案」,活動已經在 2018 年 9 月 20 日結束;在沒有超低月租 99 元以後,299 元的月租費用是否 OK?

 

 

老實說,在撰寫這則報導以前,個人根本不知道 299 方案是否划算,不過既然會有人困惑,那一定要算一下的啊!在這則懶人包報導中,我們除了會分析 Ionex 方案是否划算,也會完整介紹 Ionex 車能網的車輛售價資訊、收費模式,供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參考。

 

入門價 29,800 元起,桃園市購買最划算

 

截至 2018 年 11 月以前,Ionex 車能網共推出 KYMCO New Many 110 EV 都會版、Noodoe 導航版,以及 Nice 100 EV 三款電動機車,建議售價分別為新台幣 74,800、79,800、61,800 元起;加上經濟部工業局有提供10,000 元,以及行政院環保署與地方政府環保局的淘汰二行程機車、新購政府補助,桃園一般市民最高可以折價 32,000 元,亦即 42,800、47,800、29,800 元起可入手;要是沒有二行程車可以汰換,實際購車價也分別只要 48,300、53,300、35,300 元。

 

 

要注意的是,台北市新購車補助數量為 1,500 輛,汰購補助數量為 1,000 輛;屏東縣琉球鄉居民另有優惠;宜蘭縣有淘汰四行程優惠;花東基金另補助 20,000 元,補助數量為 1,050 輛;金門縣非認證經銷商、法人與淘汰四行程優惠內容有異;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高雄市另有中低收入戶優惠,在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了!建議入手之前可以問問售車的經銷通路。

 

台灣各縣市補助後價格比較;

 

月租 299 元可騎 1,000 公里,快速充電 / 共享電池額外收費

 

光陽每一輛 Ionex 車能網電動機車,都是以抽取式電池,搭配一顆核心電池組合使用;大家會取下充電的是抽取式電池,這是光陽電動機車的能量來源,而核心電池為內建式設計,我們可以將核心電池看做「備用電池」,就算取下抽取式電池,還是能透過這顆電池,帶來 25 公里的續航表現,可以在幫抽取式電池充電時騎車去買菜,或是先騎車去上班,甚至是出去玩玩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駕駛不需要額外充電,每當裝上抽取式電池,車輛就會自動將電量分配至核心電池。

 

 

消費者入手 Ionex 車能網電動機車,即可獲得內建一顆核心電池,以及租用的抽取式電池;核心電池會隨購車時買斷,抽取式電池月租費為 299 元,基本行駛里程每月 1,000 公里,額外每公里 1 元,要是騎乘了 1,200 公里,當月收費就是 499 元。

 

光陽針對需要臨時快速充電的車主,推出電池充電服務網與 Ionex 能源交換站;在光陽 1,600 家原廠授權經銷商等通路,都備有快速充電模組,部份店家還會導入 Ionex 能源交換站,車主只要花費 10 元使用快充服務,就能在 1 小時內將電量充飽,如果沒有時間,上班途中將電池放著充電,靠核心電池騎車進公司後,下班再將電池取回也沒問題。

 

而另一個即將推出的共享電池服務,則會是 Ionex 能源交換站附屬服務,車主能以 40 元租賃橘色的共享電池,不過這顆電池有限制 40 公里的行駛里程數喔!

 

當然,要省錢的車主,還是能選擇在家充電;透過光陽提供的隨車充電器能在 4 小時左右將 50V / 13Ah 抽取式電池電量充飽,這樣耗費的電量還不到 1 度電。

 

 

其實光陽 Ionex 並不是真的以「月結」計費,而是以「合約期間行駛里程總合」計算;換句話說,一個月可騎乘 1,000 公里,使用 30 個月退約,這個合約期間可行駛里程就是 1,000 x 30 = 30,000 公里,只要沒超過,都不會另外收費。

 

光陽的 Ionex 資費是以單顆電池里程數計算,如果選擇申租兩顆電池,平均單月可行駛總里程數就是 2,000 公里,要是綁約 30 個月,總共可行駛里程數為 2,000 x 30 = 60,000 公里。

 

另一方面,光陽 Ionex 車能網的合約會隨入手車輛時申租,月租方案隨時都可以停止,沒有限制綁約時間。

 

299 月租費到底是否划算?算算看就知道!

 

OK!接下來就來算算到底是否划算。

 

目前光陽 Ionex 充電模式是以在家為主,月租 299 元可以行駛 1,000 公里,要是每個月都騎滿 1,000 公里,平均下來 1 公里的月租費為 0.299 元。

 

用戶可以在光陽 1,600 家原廠授權經銷商等通路,或是於 Ionex 能源交換站充電,每次充電 1 小時可以將抽取式電池電量充飽、價格是 10 元;核心電池 + 抽取式續航力約為 60 公里,扣除掉核心電池 25 公里的續航力,單抽取式電池約有 35 公里的續航力。

 

 

當然,因為不是每次核心電池電量都會用完,實際行駛里程數其實會大於 35 公里,但在這裡還是以最保守的方式來計算。

 

要是選擇在家充電,以一般家庭一個月平均用電 330 度計算,1 度電所需價格約為 2.89 元,單顆容量 650Wh 的 Ionex抽取式電池充滿所需電量為 0.65 度,在這裡就用相當保守的 2.5 元來算啦;用充電 2.5 元、打折後行駛 30 公里來算,平均 1 公里所需費用為 0.0083 元,加上平均 1 公里 0.299 元的月租費,每公里的花費約為 0.3 元。

 

 

就算每個月只騎乘 500 公里,也就是每天騎乘約 16.6 公里,每公里的平均花費為 0.6063 元。

 

如果選擇在外充電,以充電 10 元、打折後行駛 30 公里來算,平均 1 公里所需費用為 0.33 元,加上平均 1 公里 0.299 元的月租費,每公里的約花費 0.629 元。

 

那一輛 125cc 的汽油車呢?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光陽 Many 125 平均一公升可騎乘 43 公里,雖然實際行駛里程可能要打折,但我們還是以「理想值」,並用最便宜、一公升 28.5 元的 92 無鉛汽油來計算,這樣一公里所需價格為 0.66 元。

 


示意圖為 KYMCO Like S 125

 

簡單說,就算沒有 99 月租體驗方案,299 方案還是划算,如果要真正省錢,就是每個月都要騎好騎滿 1,000 公里,並選擇在家充電,這樣所要繳的電費,不到汽油機車油費的一半,也就是 1 公里花費 0.3 元以下;每個月騎 500 公里,則會接近汽油機車油費;要是選擇完全在外充電,雖然還是會比汽油車便宜一點,但差距並不會太大。

 

另一方面,如果每個月平均騎乘里程數超過 1,299 公里,一定要申辦兩組電池,因為一顆電池行駛里程數為 1,000 公里,但每超過 1 公里要加收 1 元;也就是說,行駛 1,299 公里月租費用,就等於申辦 2 顆電池的月租費 299 + 299 = 598 元,再多就比 2 顆電池還貴啦!

 

少了引擎養護成本,租賃電池免擔心壽命衰減

 

其實電動機車最大的優勢在於養護花費較低,在平均分攤成本上具優勢;以 Ionex 車能網車種來說,都提供了核心電源 5 年,動力馬達 10 年的保固服務,而輕量化的 5 公斤 Ionex 隨車抽取式電池採用租賃模式,所以不用擔心會有壽命衰減問題。

 

 

Ionex 車能網在抽取式電池健康度低於 70% 時就會有提醒,車主可以將這電池拿去原廠進行更換,不用擔心電池完全毀損時才能處理,電池所累積之騎行里程除可透過 Noodoe 車聯網 App 記錄顯示之外,另可透過光陽服務據點讀取電池內建之 NFC 晶片進行追蹤。

 

 

另外,電動車不用換機油,也少了引擎磨損,騎士需要注意的是齒輪油、煞車皮、碟盤與煞車油而已。

 

總結:月租 299 元還是省!有競爭得利是消費者!

 

綜合月租、電費與保養費用計算,雖然光陽 Ionex 車能網已經沒有 99 月租體驗方案可以選擇,但用每個月騎乘約 500 至 1,000 公里的使用量,且以相當保守的方式來換算,299 月租費還是省錢的選擇;當然,如果完全都沒有騎乘、或是每個月騎乘里程數未滿 500 公里,還是要付 299 元月租費,建議長期無法騎乘的人可以暫時退約。

 

 

現在台灣電動機車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換電池為主,在性能表現上相對較為出色,但除非是綁定騎到飽方案,又每個月騎近 1,600 公里,才有接近汽油車的平均公里花費,然而喜歡熱血騎乘,或是對於環島、玩樂有需求,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以熱血取向,還在意什麼花費呢?!相信會入手的人,也絕對不是為了「省」。

 

另一派則是以充電為主的光陽 Ionex 車能網,首波推出 Many 110 EV、Nice 100 EV 在性能表現上較弱,但若是以「省錢」、「代步」為出發點的話,Ionex 優勢就出來了,就算不把換機油等費用加入考量,平均每公里花費不到汽油車一半,相當適合需求不大,精打細算的日常通勤族、買菜族入手。

 

不過,光陽在發表 SuperNEX 電動重機後,光陽董事長柯勝峯除了承諾不只會打造一款 SuperNEX 系列產品外,也會強化 Ionex 車系的馬力等表現,意味之後除了通勤用車外,還會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老實說,個人認為有競爭才會進步,也因為競爭才會帶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最終得利的還是消費者;至於這兩派到底誰好、誰壞,沒有一定的答案,最終還是取決於消費者的喜好與需求啊!

 

更多相關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