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農法舊工法 食補聖品養身潮 劉耀聰用農業打造青農返鄉夢

中央社/ 2018.11.21 10:08

新農法舊工法 食補聖品養身潮 劉耀聰用農業打造青農返鄉夢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1121 10:06:19)其實他原本是討厭農業的。出身農家,從小得在父親的橘子園裡幫忙,對小時候的劉耀聰來說,這是不快樂的時光,所以長大後他理所當然離農去闖蕩;他在壓縮機設備公司工作,過著在台灣、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移動的流浪生活。直到結婚後,他發現這樣漂泊的生活沒辦法讓妻子有全安感,加上父親過世,他決定回鄉工作,兼顧照顧母親。

只是,把父親的柑橘園改種茶樹。他說,柑橘類作物病蟲害多,價格也不穩定,他投入農業那年,幾乎種橘子的農戶都賠錢;前幾年接連食安問題,民眾對食品安全更加關注,他改種釀製苦茶油的茶樹,遵循古法的釀製方式保留更多營養,很受消費者喜愛,總是很短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對此,他笑說,因為做工繁複,產量還不多,一年也就這麼一百多瓶,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賣完。

 

他有他的堅持。從種植到加工,都是。還好,除了茶樹,他還有紅棗。收入不會只有那百多瓶苦茶油。

從長輩手中接下種植著40年老欉紅棗的土地,讓他在等待茶樹茁壯的這段時間,維持不錯的收入。他以友善耕作,不使用化學農藥,讓果樹、野花草與田間常見的生物,在土地上和平依存;這樣的共存生物鏈,讓土壤養分更高,果樹也能生長更好。

 

他說,老紅棗樹原本就強壯,不要大幅改變它的生長條件,適度的修剪,給它們基本的養分,它們就能活得很好,結出甜美果實。他的紅棗鮮果,高甜度裡帶著微酸,和剛剛好的脆度,讓人一顆接一顆,欲罷不能。

紅棗乾更是搶手。充足日曬的紅棗乾,有著機器烘乾沒有的香味,但獅潭屬山區,午後常有陣雨,他找了好久終於在造橋找到適合曬紅棗的場地,「日曬充足雨水少,還有風,超完美的曬場」,讓他甘願每天開半小時車去收、曬紅棗。紅棗產季是最酷熱的夏天,曬紅棗當然就是在烈日下工作,「人跟紅棗一起變成乾,只是紅棗可以賣錢,人卻賣不出去」,他走在路上常有外勞跟他說話,自嘲去東南亞國家可能也不會被收遊客價了。

 

紅棗乾是華人重要食補食材,近幾年因為對中國農產品農藥的疑慮,讓苗栗的紅棗身價扶搖而上,不只台灣人,海外華人也寧可多花點錢跨海購買。劉耀聰剛好就在這波重視食品安全風潮中投入農業,讓他更重視食品安全;他說,要維持高標準,才不會壞了自己的名聲,也才對得起支持你的消費者。

農信保董事長宮文萍表示,青農行銷上不僅有自己一套,更能在導入新種植觀念時,維持前人的智慧,在創新與傳統間維持了完美的平衡,常常在看著青農報導時,都有「怎麼想得到這樣」的驚喜。宮文萍說,這種勇於改變現狀的勇氣,是台灣農業近年來能不斷出現火花的重要因素。

 

「除了功能定位上的角色,我們願意做得更多,讓他們能全力在農業事業上衝刺」,宮文萍說,農信保提供的融資轉介服務,已成功協助逾百位農友取得資金,其中和農會較不熟悉的青農,占了最大比例;她說,這扇門一直開啟,歡迎農友利用。

劉耀聰說,他到現在還是得承受很多認為農業不足以養家活口的冷言和質疑眼光,他只能更努力去做,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說,獅潭很美很適合生活,可是年輕人卻非常少,他希望自己能做出成績,讓年輕人有返鄉的意願。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45012.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