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南大博雅講座邀請陳建大明藝術家分享如何培養藝術美學的感知能力

中央社/ 2018.11.20 16:02

南大博雅講座邀請陳建大明藝術家分享如何培養藝術美學的感知能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1120 16:02:33)國立臺南大學於11月20日邀請前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藝術總監陳建大明藝術家蒞臨該校博雅教育講座,以「看見、洞見、照見:藝術鑑賞三部曲」為題,分享如何培養藝術美學的感知能力。

陳建大明老師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曾任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藝術總監,現專職藝術創作。陳老師多次舉辦個人創作展覽,其作品多以建構生命狀態為開端,展現生命中不同的情感,希望藉由作品傳遞人生各階段的能量。

演講一開始,陳老師以一張黑白人物照片為例,提出隨著觀賞者的認知程度不同,其解讀也各異其趣。陳老師指出藝術不應侷限於繪畫與雕塑,生活上各種事物皆是藝術的呈現,如居家設計即是其中的範疇;陳老師以居家設計的照片,說明隨著空間色彩、光線的各式組合,呈現獨特的風格。他也說明:「大自然是最好的色彩老師。」例如蝴蝶翅膀上的炫麗顏色,日出、日落的絢爛雲彩,提供創作者靈感,創造出令人驚艷的作品。

此外,陳老師另以「漫步臺南美術長廊」為主題,介紹臺南西拉雅族的信仰與手工藝品,從明鄭時期中原藝術的傳入、清代藝術家林朝英的「竹葉體」書法藝術、日治時期廖繼春、顏水龍、郭柏川的繪畫作品。陳老師指出有些藝術家的作品結合了社會議題,如黃榮燦先生以版畫描述二二八時人民經歷的痛苦與恐懼,另當代藝術家洪天宇運用留白建築物的筆法,繪出自然景色,呈現過度經濟發展對大自然的嚴重傷害,喚醒大家注重環境生態的永續經營。

陳老師提醒在座同學,應從日常生活事物多加觀察,培養敏銳的洞察能力,進而感受到藝術可以淨化心靈的體驗。

訊息來源:國立台南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44969.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