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2018台北雙年展 批判當前生態環境

民生@報/ 2018.11.16 19:09

【文/陳小凌】2018台北雙年展在「後自然」的命題與「生態系統」的觀點下,作品觸及議題包含人類與環境生態的關係:如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的衝擊、自然環境中土地及空氣汙染、氣候及環境變遷和地景及氣候改變等在展場中並陳、展開對話,藉以讓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具體回應「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策展命題。

 

▲北美館館長林平主持2018台北雙年展揭幕。陳小凌/攝影。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台北雙年展從過去身分認同、政治與全球化金融危機、資訊與科技高度發達等議題,轉而關注與人類切身相關的環境與生存議題。作為台北雙年展的基地,將是展覽的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實驗性操作,成為跨越專業領域多元討論的平臺;在新紀元中我們得以向外擴展,也持續引發及反饋更多的生態反思與迴響。」

 

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對此也表示:「今年台北雙年展架構與方法論的核心要點為鼓勵來自不同領域參與者的相互交流,以及對話語彙的探索。重新協商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兩者相互依存並交互影響的關係,成為這次國際論壇的主幹。我們希望觀眾可以通過此次雙年展得到啟發,在未來尋找一個對生態環境更可持續發展的嶄新看法與解決方案。」

 

展出的作品包括由泰籍藝術家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創作的《人類世》,作品由二十塊土丘層層疊疊組成,材料則取自臺灣各處受污染的土壤。阿努瓦特菲蒙藉著作品探討土地倫理與人類道德的課題,指出存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化學殘留累積在層層土壤裡,可能會繼續留存至千萬年,企盼人類可以以智慧回應,解決當前的問題、為長遠永續的未來努力。

 

▲泰籍藝術家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創作的《人類世》材料則取自臺灣各處受污染的土壤。陳小凌攝影。

 

柬埔寨藝術家柯艾桑南《橡膠人》以自己做主角,白色橡膠汁從頭頂倒下,作為原民人口鎮壓的隱喻。

 

▲柬埔寨藝術家柯艾桑南《橡膠人》。陳小凌/攝影。

 

台灣聲音作家范欽慧自七歲起用聲音記錄臺灣生態環境、致力發展土地之聽音美學﹐並於2013年推動「寂靜山徑」計畫,喚起更多人關注自然聲景保護的價值。於台北雙年展期間規劃了圓山徒步導聆,讓參與者循著前輩藝術家郭雪湖1928年的畫作《圓山附近》中的寫生路徑,穿梭於不同的聲景中,經由身體的移動與感知交流,打開耳朵與心,喚醒在喧囂環伺下被麻痺的感官,進而理解在此空間的細緻變遷。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菌絲體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負責分享和處理訊息,菌絲網絡社會為台北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該裝置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Patulin)分子結構為原型,由十七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這些電子設備偵測到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透過無線電頻率傳輸訊息;訊息被空間化並轉化為可在裝置中體驗的聲音。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陳小凌攝影。

 

阿根廷藝術家薇薇安.蘇特長期居住於瓜地馬拉西南部的高地。常是在作品完成後再藉風雨、昆蟲、泥土、植物等自然元素的力量輔助完成。蘇特對大自然的描繪,是以直觀情緒表現身邊環境給她的感受。此次在台北雙年展展出的全新繪畫系列,是她造訪臺灣在拉拉山的茶園,以數天時間進行的創作,讓自己從瓜地馬拉的工作室環境抽離,把對臺灣風土人文的第一印象引入到作品裡。

 

創設於2006年致力保護臺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除靜態呈現協會歷年的鋪面調查、手作步道計畫影音文件、傳統工法簡介,也規劃實地走讀活動與座談,期望以步道作為途徑,召喚藏於人們心中與步道共通的精神性,以及與自然的關係。實地走讀活動於12月舉行,包括走讀劍潭山步道及圓山水神社的「從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到「圓山有樂園」(1987)」、走讀景美山仙跡岩海巡署支線手的「搶救都市生態孤島」以及「從淡蘭百年山徑走進臺北城」三場走讀活動。

 

第11屆台北雙年展11月17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開放,直至2019年3月10日展出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共 42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的精彩作品。以開放討論的角度重新觀照自然與生態議題,與美術館場域展開對話,共同尋索過程導向策展機制的可能。透過當代藝術進行思辨與實驗,各組參展者與團隊藉由多元形式的實踐與創作,探尋人類自身在當代可能的存在方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